我曾寫關於移居英國、土耳其和澳洲的香港朋友,他們的子女由 4 歲至 15 歲,有些在香港讀了好幾年書才移民,也有些在外國才正式入學。我想知道是否在外國讀書,壓力相對較少。我觀察到的是,孩子部分的壓力其實來自家長,即使在較輕鬆的學習環境,孩子也會因為家長的期望而受到無形的壓力。每個地方總有以子女入讀名校為目標的家長,也有只想子女擁有快樂童年的家長,取決於家長的心態。上一篇文章淺談了全世界最快樂的荷蘭兒童,也分析我們在香港長大的家長,著實會因為文化的差異和社會的風氣,難以完全跟隨荷蘭人讓子女自由地發揮;但我相信在傳統的教養方式和荷蘭式的教養中取得平衡,再調整心態,也能令孩子快樂地成長。
視子女為獨立個體
我的父母不是虎爸媽,沒有強迫我上補習班或興趣班,也沒有誘導我走他們想我走的路。十歲以後,我可以為自己作出一些選擇,如學我想學的樂器。父母會給予建議,但不會阻撓我的決定。因此,我明白父母不能將自己的一套方式,完全放在子女身上。這樣,子女才能學習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而且不會因為父母的期望而承受不必要的壓力。父母需要釐清自己和子女分別想要的,以及他們真正的需要。這與荷蘭式的教養方式同出一轍,就是要尊重子女為獨立個體,而非自己的延伸。
適當地放手讓他們跌倒
我不能像荷蘭人那樣,自己和朋友聊天,讓兒子無拘束地在遊樂場中碰碰撞撞,也未能任由小孩在風雨中踏單車。保護子女是父母的天性,但我理解過分的保護會剝削他們在跌碰過程中學習和成長的機會。我會調整心態,鼓勵孩子去探索的同時,要教導他危機意識,學習跌倒後自己站起來。這樣,孩子才會更有自信和學會獨立。
多花時間在子女身上
大學時期,我曾替幾個小學生補習,體驗深刻。小晴父母是繁忙的上班族,媽媽平日為她安排密密麻麻的課後活動。我這個補習老師是填補小晴空隙的好幫手。小晴視我為傾訴對象,每次也會跟我分享學校生活,其實她真正需要的是肯花時間了解她的父母。我深信關係是雙向的,只要我們願意多花時間陪伴子女,無論是嬰幼兒還是青少年,也能感受到關愛和快樂。久而又久之,他們長大後也會樂意回來跟父母分享心事。
荷蘭人的教養方式建基於快樂的荷蘭父母,照顧子女的同時,我們也應照顧自己的情緒。抱著快樂而正面的心態和子女相處,生命就能影響生命。雖然我們不是出生於全世界最快樂的地方,但我們有能力令自己快樂,調整心態是第一步。有時候,我們忘記了快樂其實很簡單,只是社會將快樂複雜化;金錢能買到短暫的快樂,但我們知道慾望是無止境的,心靈上的富足是最實在最長久。懂得感恩也是快樂的不二法門,我們擁有的東西一定不會是最多,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擁有我們的東西,一定要珍惜當下。當父母明白快樂真正的意義時,子女才會理解快樂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