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5 張圖解構購物狂衣櫃如何成為黑洞

A+A-

文: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鄧敏琳

每個人在成長時期,都經歷過各種難忘「第一次」。對於幼年事無大小都無決定權的我來說,自己第一次決定買和穿甚麼衣服,具有一種深刻的意義——彷彿確認了我可以自己決定人生的方向,哪怕我能控制的不過是一件 T 恤的款式。這種愉快雀躍的心情陪伴我成長,所以我仍然珍惜這小小的自由。不過,隨著人愈大,買來的衣服愈來愈多,卻又捨不得丟棄,讓我非常苦惱。面對不再適合的衣服、難以整理的「衣服山」、只會令小衣櫃變成黑洞,逼使我花更多時間去整理,人反而被束縛,失去了自由。而那些不再穿著的衣服,就像瘀血般堆積在衣櫃裡,慢慢惡化成阻礙生活的毒瘤,我們再也不想面對自己的衣櫃。你了解家中無底深潭的黑洞放有甚麼東西嗎?

綠色和平最近做了衣物消費調查,試圖為大家探索這個黑洞的秘密。

據調查顯示,香港人平均有 94 件衣服,女性的衣服比男性多 4 成,過半數消費者曾在衣櫃找到很久沒穿的衣服。雖然「很久沒穿的衣服」佔據珍貴的空間,我們這輩子卻從未認真點算衣櫃有多少件衣服。

如果按一年兩季推算,一般人每季的 T 恤、上衣、外套、褲、裙、連身裙等加起上來可能比 100 件多,而做運動、上班、假日、宴會等不同的場合也需要不同的衣服,有些衣服如晚裝,更是只穿一次後便塵封不動,但又妄想未來有機會再穿,不捨得丟棄,結果這個黑洞愈來愈深。

另外,香港人愛買衣服,是人所共知的事實。港人買衣服時最重視價錢,其次才是質素和設計,不過衣櫃中卻有 16% 的衣服幾乎沒有穿過,保守假設每件衣服 100 港元,全港的衣櫃單是沒穿的衣服,總共吃了我們 39 億元,是「衣櫃藏有黃金屋」的真實寫照!

而原本因特價省錢而衝動買回家的衣服,最終只穿了數次(更甚者是從未穿著)就被打入「冷宮」,造成雙重浪費——浪費金錢和空間。

調查亦發現,香港人幾乎沒有穿過該件衣服的原因,主要是尺碼不合。這與網購和快速時尚盛行有關,因為價錢便宜,很多人試也不試就買回家,又或是收到衣服後才發現貨不對辦,但退貨的運費很可能比買一件新的還要貴,在這種情況下,「知慳識儉」的香港人便將衣服置之不理,於是衣櫃裡又多了幾件得物無所用的衣服。

下次購物時,不要問自己節省了多少錢,而是問大概會穿多少次、每次平均要多少錢,一件 300 元的衣服,你以 100 元買回家,以為自己省了 200 元,但穿了一次就覺得不適合自己,算起來穿一次的成本高達 100 元,其實造成了另一種揮霍。

時尚覺醒:http://bit.ly/2btZTIX

當然,叫人完全不買衣服是極其困難的事情,但消費者在購買的過程中,可選擇更好的代替品,例如到二手店、升級再造店、公平貿易店買衣服。不過,部分香港人仍然抗拒穿舊衣,相較起歐洲,香港一直缺乏這類店舖和衣服的資訊,令消費者最終仍然難以逃離連鎖時裝店的魔爪。

打開自己的衣櫃,或許你會發現自己的另一面!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