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旺達,對眾多港人而言,是個陌生的非洲國家。稍為年長的,或會對 1994 年「盧旺達種族大屠殺」有些少記憶。當年死傷無數的盧旺達,20 年間,變化巨大,發展迅速,今日,盧旺達既是農業的未來,亦是外國,尤其中國最看好的新市場。
盧旺達人口總共 1,050 萬,比香港多 300 萬。然而,盧旺達人不像香港人,多居市區。有 83% 盧旺達人住在郊區,大部分都擁有耕地,以農維生,自給自足。雖然近年盧旺達總統卡加梅(Paul Kagame)力推轉型,農業仍是支撐盧旺達經濟的主幹。
踏入 2000 年後,盧旺達經濟躍進,每年 GDP 保持 6-8%,見盧旺達這塊滿佈商機的肥肉,無論是歐美,還是中國都被這片充滿傷痕的土地深深吸引,積極參與投資。不過,中國比起他國的經濟援助,更為進取:分享農業技術,促進盧國農業現代化。
在 60 年代,早有台灣人踏足過盧旺達,開墾稻田,後來,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於 1971 年取代了「中華民國」(台灣)在聯合國的位置,盧旺達轉向中國建交,台灣人也就離開了盧旺達,由中國專家接收了稻田。在那時代,對中國而言,稻田不僅是塊稻田,更有外交的戰略意味:透過派遣農業專家到非洲各國,教授現代農耕技術,傳播社會主義,與非洲國家建立同盟。
事隔 40 載,這些戰略價值依然存在。中國於非洲多國,包括盧旺達 23 個地方,設有農業技術示範中心(ATDs),向當地農夫傳授新技術,教他們蘑菇等易種的經濟作物,提升收益;中國亦大額扶助非洲農業,2013 年投資額逾 300 萬美元。
無可否認,中國不單純是向盧旺達提供「大愛幫忙」,但亦非完全利己。首先,中國的投資是外交手段,向非洲伸出友誼之手,建立緊密關係。另一方面,中國的協助可提升盧國的農業水平,擴充當地以至非洲的農業市場,為世界各地供應糧食。
盧旺達的蘑菇商機
更重要的是,中國在盧旺達的投資,打開了非洲市場的缺口,創造中國公司海外擴展的機會。教導盧旺達農民種植蘑菇後,中國人順理成章,與盧旺達人合作,做蘑菇和其他農作物的買賣生意。
中國於盧旺達的農業中心開幕 5 年來,訓練過千農民學習「菌草技術」。「菌草技術」可防止水土流失,減少農耕所需土地,正正適合人口密度高的盧國。學得技術後的盧國農民,轉而種植利潤豐厚的蘑菇,種植時間也比傳統農作物快很多。而且,蘑菇含富有營養,對非洲來說,這尤其重要。當地的企業家聲言,如果由現在開始種蘑菇,他百分百肯定盧國會在未來佔盡優勢。
中國資本雖然在外不全是美名,但盧旺達得中國相助而來的蘑菇商機,的確對盧國農民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