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品」地拗頸?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圖片來源:路透社

關愛座給誰坐?孩子吵才正常?愛國就要愛港?今時今日,沒甚麼事不能拗,卻甚麼事都難拗。口說理性討論,心卻誓不低頭,結果愈說愈激,最終一言不合,輕則翻臉收場,重則大打出手。在這種「非贏即輸」的風氣下,怎樣才能「有品」地與人討論?「紐約時報」綜合多位心理學家及哲學家的意見,作出以下建議。

聽比說重要

首先,你要搞清楚,討論並非爭辯。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兼副教授 Amy J. C. Cuddy 指出:「討論不是為了證明誰對誰錯,而是表達你對議題的關注。」她建議表述己見後,應聆聽對方的話,而不是強調「你不承認你錯了,我絕不會走」,或是說「這是我所信的,我絕不退讓」。聖母大學哲學家 Gary Gutting 補充:「聆聽時,別分心去想接著要說甚麼。」

別既定立場

有些人在討論開首,立即表明立場,然後寸步不讓,Amy Cuddy 把這種行為稱作「拋錨」。她認為,在討論一些爭議性話題,譬如性別或種族歧視,應嘗試理解對方的觀點。但理解不代表認同,亦不是要抑壓反感。「 正面來看:我可以主動走近,提出一些問題,讓我加入理解他們的理據何在。譬如,他們怎會這樣想?是甚麼讓他們會這樣想?」

少動手動腳

出口當然足以傷人,但專家警告,身體語言所發出的訊息,要比那三言兩語,更加強而有力。Gary Gutting 認為,「蹺手抱胸」或「咬緊牙關」,都予人保護防禦的感覺,散發一種「無偈傾」的氣氛,討論時應可免則免。他建議,身體稍為前傾,以示對議題感興趣,並與對方保持眼神接觸,但切忌反白眼,或是盯著人看。

勿為拗而拗

Gary Gutting 提醒,進行討論時,切勿將此視作說服對方的大好機會,應看作一種測試和改善自己觀點、理解反方觀點的方式。假如只想拗贏對方,或從對方的論說中挑骨頭,這種討論難有作為。他解釋:「人確會因為他人的理性論證,放棄一己之見。但過程通常相當漫長,並非一次討論就能成事。」

無懼說和聽

埃默里大學哲學教授 George Yancy 表示:「對我來說,對話的條件必須是,你無懼於敢言,無懼於向伴侶坦承,你是怎樣看這世界。」但他強調,一場雙向的討論,更要無懼於聆聽。「即使對面的白人主義者,企圖形容我是下等人,為確保討論有建設性,我也要放開心懷,試著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