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Norish:世上最大野心的房屋政策

A+A-
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 Rinkeby,住戶約 16,000 人,是當年百萬房屋政策下的產物。現時區內 89% 居民都是新移民或其後代。
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 Rinkeby,住戶約 16,000 人,是當年百萬房屋政策下的產物。現時區內 89% 居民都是新移民或其後代。

文:挪威的三文 @ Live Norish

香港房屋短缺,公屋起極都不夠,儘管政府加快建樓速度,窮人上樓仍遙遙無期。根據房屋署數據,2015 年建公屋 14,264 戶,現時公屋輪候戶數約 30 萬,以現時建樓速度, 就算申請數目不再增加,都豈不是需要 20 年才能分配好所有單位?

究竟要加快建公屋可以去得有幾盡?我們應該參考一下瑞典 1965 至 1974 期間的十年百萬房屋政策(Miljonprogrammet)。十年百萬房屋政策顧名思義就是 10 年內建 100 萬個房屋單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立的瑞典,戰後不用重建,卻因為百廢待興的歐洲供應戰後重建材料而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當時大量人口由農村湧入各大城市去尋找機會,城市房屋嚴重短缺,故政府推出百萬房屋政策去紓緩房屋壓力。對於一個當時人口只有 800 萬的小國來說,百萬房屋政策可算是當時世上最大野心的房屋政策。

當時興建的房屋有高樓亦有低層住宅,位於 Hjulsta 的三層住宅是其中一個標準樓型。
當時興建的房屋有高樓亦有低層住宅,位於 Hjulsta 的三層住宅是其中一個標準樓型。

由於經濟發展迅速,市民對空間優質生活的要求有所提高,十年期間不少舊式高密度住宅都被拆卸,重新規劃成新型屋苑。百萬政策旨在令全國人民都有能力負擔房屋,並且藉著新規劃促進社區多元發展。新建房屋大部分位於城市周邊的新市鎮,配合交通、學校、商店、教堂等小區配套。百萬政策對象廣泛,包括中產階級、低收入人士和學生。最常見為 800 多平方尺的四人家庭單位,亦有 600 多尺的兩人單位。對於貧窮户,政府會預支 66% 的建屋費用,住戶分 30 年還貸。政策還照顧到大學發展需求,建設學生青年宿舍,宿舍設有個人房間和共用空間,以廉價出租。政策下的 10 年內總共建成單位數目一共 100 萬 6,000 個。

對比瑞典百萬房屋政策下的一個兩人小型單位(680 平方尺)與現代香港公屋的一個四人單位(350 平方尺)。值得留意的是瑞典圖則已是低質素的過時建設,而香港公屋單位正愈建愈小,再過兩年可能四人單位住六人了。
對比瑞典百萬房屋政策下的一個兩人小型單位(680 平方尺)與現代香港公屋的一個四人單位(350 平方尺)。值得留意的是瑞典圖則已是低質素的過時建設,而香港公屋單位正愈建愈小,再過兩年可能四人單位住六人了。

時至今日,百萬政策成效好壞仍眾說紛紜,不少建築師批評倒模式的高速建樓欠缺可持續性和建築美感。當時建成的新市鎮大部分都由低收入低教育人士居住,儘管現今政府嘗試翻新樓宇,又於附近興建新樓去吸引其他階層人士遷入,不少小區仍然淪為窮人及新移民聚居地,有能力的瑞典人都敬而遠之。

百萬房屋政策的確有不足之處,但不容置疑的是過百萬人因此而有了安樂窩。相信無論如何總比住劏房、住籠屋或流浪街頭好。

作者簡介

 現居挪威奧斯陸,育有一半挪人兒子。
曾於瑞典留學,丹麥工作,鍾情北歐簡約設計。正職建築師,閒時愛畫畫。
熱愛旅遊,對沙發旅遊, 順風車等甚有經驗。
深受北歐三地文化啟發,在此為大家分享北歐設計和生活點滴。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norwegianyu/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Live Norish於2013年由陳若谷創辦,跟一眾博客以文字相片描述北歐的美好風光。一個網頁,一個世界;希望大家可以在Live Norish中領略到世界另一端的生活態度。

http://www.live-nori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