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傑:「十個拆彈的少年」——仇恨 VS 惻隱

A+A-
圖片來源:電影「十個拆彈的少年」劇照
電影「十個拆彈的少年」劇照
電影「十個拆彈的少年」海報
電影「十個拆彈的少年」海報

「十個拆彈的少年」(Land of Mine)是丹麥片,故事發生在二次大戰剛結束。第一場戲,獨行獨斷的丹麥軍官盡情臭罵一列德國戰俘,無比憤怒。尤其見到某個德軍手持丹麥國旗,火都嚟埋。他並非一個大愛包容的類型。

之後,軍官被安排新任務,帶領一班德國戰俘,去沙灘人肉掃雷。如果,班戰俘是樣衰衰成年人,對軍官來說,應該是優差。可以親眼目睹仇人們不斷被炸到死無全屍。可惜,班戰俘只是十幾歲的?仔,不要說參與戰爭上陣殺敵,就連地雷係乜,都未必清楚。德國犯錯德軍犯錯德國佬犯錯,係咪等於整個德國上上下下也需要背負責任?電影問了一個問題:仇恨再大,大不大得過惻隱?

如果,情節發生在一個完全抽離的環境,似在電影中的沙灘,真真正正與世隔絕,即使軍官有幾憤怒,但日日眼白白看著一群少不更事的小孩逐一送死,基於沒有受到社會規範影響,可以忠於個人感受,在相處過程中,仇恨會被慢慢沖淡,人性中惻隱的一面主導,變成同情,再由憐生愛,應該合情合理。重回現實呢?丹麥軍官的上司和同僚,沒有跟拆彈少年朝夕相對,觀感不變,內心仍然只有仇恨,根本沒有當這班拆彈少年是人,只把他們當成工具。即使在掃雷行動中,工具僥倖不死,也可以毫無道德包袱地隨意讓他們餓死病死。這種行為,好像很不人道,但當想到丹麥人無辜地在戰事中受到的摧殘,你又敢批評甚麼?丹麥軍官再孤獨再離群,畢竟會受到群眾壓力,當提供基本飲食給班拆彈少年也飽受同胞抨擊,還敢說一句協助他們完成任務後安全回鄉?於是,到結局,軍官究竟聽大隊話,做一個全國也歡迎的自私決定,繼續對德國戰俘盡情折磨,報仇雪恨;還是彰顯人性善良,實踐對拆彈少年的承諾,讓死不去的幾個逃離戰地,就成為最大的懸念。

圖片來源:電影「十個拆彈的少年」劇照
電影「十個拆彈的少年」劇照

作為一個沒有遇過甚麼戰亂的觀眾,一定會傾向同情班拆彈少年,覺得他們都無做錯,但要為成年人贖罪,以身犯險,好慘。班演員又靚仔又後生,再加分。減少仇恨,當然是好事。一套電影,如果主張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總會被垢病。針唔拮到肉的話,人類肯定會傾向大事化小,凡事包容。電影已代表丹麥出戰,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去年的得獎者是匈牙利片「天堂無門」(Son of Saul),講述集中營下,戰俘們如何委曲求全。我會建議你先看「天堂無門」再看「十個拆彈的少年」。或者可以清洗一點先入為主。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方俊傑,利物浦球迷,前「壹週刊」生活組編輯。主打電影介紹、人物專訪、體育專欄、電視表。著有小說「失戀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