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筆才是最好的 app ?

A+A-

shutterstock_363708536

想當初數碼時代來臨,我們曾殷切的將手邊的紙本數碼化。從瑣碎如日常的 to-do-list 到每年必買一本的日程本,甚至是慣性收在櫃桶底的日記簿,乃至學習或工作筆記,統統放上電子工具,認為這才是最隨行隨心的記錄形式。但當生活離紙和筆愈來愈遠,有人突然發現,比起各種手機應用程式,紙筆才是最佳拍檔。

Angela Ceberano 是一家墨爾本公關公司的創辦人,平日她愛用筆記本、舊式日記本和顏色筆,加上一疊舊雜誌,她可以陷入 brainstorm,想出新點子。「我試用過很多 app ,但只有我拿著紙筆時,我才能專注,才能做得成事。」 Ceberano 不是唯一的紙筆派。做筆記備忘的 app 推陳出新,但愈來愈多人轉用手寫方式管理日常生活和工作,筆記本銷情愈來愈好,例如 Moleskine 近 4 年銷售額就錄得雙位數年度增長, Leuchtturm1917 也因 bullet journaling 大熱而銷情熾熱,一度失勢的紙筆正悄悄回歸。

  • 去年開始流行起來的 bullet journal。

科學說

網絡資訊爆炸,研究指比起 60 年代我們每天要用多 3 倍時間吸收新資訊;另一方面英國有報告發現 6 成人自認有網癮,超過 3 成人上網時間多於原定計劃。隨時彈出新資訊的螢光幕總是令人分心,因此在工作或希望專注時遠離網絡,寄情紙筆,理所當然。

而且紙筆確有優勝之處。2014 年美國一項研究指出,在 3 次實驗中,研究人員都發現用電腦做筆記的學生在回答概念性問題時,表現不如手寫筆記的學生。後者對於課堂內容的理解和記憶較佳,全因在手寫過程中,他們透過傾聽、消化、及總結,重新建構內容,可以更好領悟概念。

為何紙筆不死?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實體筆記本永遠不會無電不會死機,不會令正在度稿的你損失幾千字進度,也不會有錯手刪掉作業檔案的意外發生。它不會響起訊息提示,不會彈出突發新聞或新電郵引誘你分心。靈感來了,你可以隨意或潦草或畫圖記下你一閃而過的思緒,而這不是智能電話能輕易做到的。

對「Map Your Progress」的創作人 Amy Jones 來說,紙筆記錄更是一種莊嚴的儀式。2014 年她欠下 26,000 美元債務,為了增加還債動力,她自創一種用圖畫呈現的 goal-tracking map。她首先在畫布上畫出許多漩渦圖案,掛在家中牆上,每個漩渦代表 100 美元,每還出 100 美元便可以為一個漩渦填色。一年後她還清了所有債務,也完成了一幅色彩繽紛的畫作。「我將完成目標的進度化成畫作的顏料,推動我每天做出與往日不同的選擇。我開始期待為漩渦填色,這幾乎是一種儀式了。」後來 Amy Jones 開始在網上售賣自家設計的 Progress Maps,吸引全球網民購買。

Amy Jones 的 Progress Maps,除了可以記錄還款進度,也可以是減肥磅數、讀書數、馬拉松里數。 圖片來源:mapyourprogress.com
Amy Jones 的 Progress Maps,除了可以記錄還款進度,也可以是減肥磅數、讀書數、馬拉松里數。 圖片來源:mapyourprogress.com

動筆激發創意

研究也反映觸覺感知較能刺激聯繫創意的大腦部分,因此落手製作一個實體出來(例如手寫筆記)的確更能激發創意。北卡羅萊納大學教授 Arvind Malhotra 指:「事實是,即使身處數碼時代,電子科技的創新點子都要借助實體工具才能誕生。這也是為甚麼科技公司都愛用白板。」根據 Malhotra 的觀察,80% 高科技企業——尤其是製作數碼軟硬件公司中,白板仍然是團隊 brainstorm 和激發創意的主要方式。

shutterstock_377817931

寫出自己的模式

再方便的工具,也是別人的思考產物。借科技之便,永遠不及一支筆一頁白紙,因為你始終處於前人的框框中。就如 Ceberano 所說:「我不用 app,因為它們屬於其他人的模式,不是我的思考方式。我想,人們正嘗試取回支配自己時間、資訊和思緒的自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