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思.裂」曲解「多重人格」?

A+A-
電影 Split 劇照
電影 Split 劇照

美國電影「思.裂」(Split)在 2017 年初上映,由飾演過「X 教授」的 James McAvoy 擔任男主角,在美國上畫第一週便奪得票房第一。故事關於具有 23 種人格的男主角 Kevin,把三名少女關閉在地下密室。以多重人格作為電影題材屢見不鮮,甚至可成為懸疑奇案解畫「妙計」,不過這次「思.裂」得到迴響之大,再令人擔心流行娛樂曲解「多重人格」的精神病例。

多重人格障礙(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現在學名稱為「解離性身份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DID 與「精神分裂症」不同, 精神分裂症是指患者很難分辨真實和虛幻,而不是擁有多重性格。據 CNN 專題報道,「思.裂」的確在某幾方面與真實的 DID 有所出入,大家應加以留意。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精神科醫生 Garrett Marie Deckel 在看完該電影後說:「它將會令數以千計的病人感到不快。」

Deckel 解釋 DID 的其中一個成因是受到經年累月的虐待,苦無出路之下,或產生另一種「人格」來接受創傷困境,而另一個部分的人格則可以從中「抽離」,達到自我保護的效果,例如有患者有時以不同口音說話,有時則可像小孩般說話。「思.裂」也有暗示這一種的多重人格構成成因,如角色的其中一個人格「Dennis」具嚴重強迫症,就是源自小時受到具強迫症的母親虐待。

DID 患者可在不同時候使不同口音,甚至有時可像小孩般說話。 圖片來源:Split 劇照
DID 患者可在不同時候使用不同口音,甚至有時可像小孩般說話。 電影 Split 劇照

而 DID 患者接受治療,目的不一定是在於統一人格,例如現年 18 歲 的 DID 患者 Amelia Joubert,便是在治療中學習如何與不同的人格分工合作,更有效利用「他們」,DID 更像「一套生存或應對機制」。這有如劇中人格「Barry」也有控制其他人格出現的能力。

不過,Deckel 認為相對於 DID 的自衛性質,電影誇大了 DID 患者的危險性。她表示,在美國或超過 1% 人具有 DID 特徵,但甚少是有暴力傾向,而研究亦指出,患者具自殘的傾向比傷害他人的傾向要高得多。她認為大眾對於 DID 的認識還是極其貧乏,這不但或會誤導觀眾,甚至連部分精神治療師也未必熟悉。

患者 Joubert 現職保母,也曾遭質疑她是否很危險,及是否適合照顧兒童。她亦擔心,新電影對於青少年的影響更大,因為他們較不熟悉涉及暴力和多重人格的經典電影,如 Psycho 和 Identity,新電影或使年輕患者不敢出來求助。Joubert 身體力行,早於 1 年前便在 YouTube 開設頻道,拍攝了不少影片講解有關 DID 的真實情況,希望更多人能了解 DID。

美國陶森大學(Towson University)臨床心理學教授 Bethany Brand,曾接受導演沙也馬蘭邀請,向其簡介 DID 的資訊。不過在去年 7 月電影的預告初發布後不久,她便曾電郵導演表達關注,反映預告在患者與醫師間引起的憂慮,及詢問會否有計劃幫忙釋除這些疑慮。Brand 向 CNN 表示,雖然當時片方承諾會加強 DID 資訊方面的宣傳,但目前未見實行。

國際創傷與解離學會(ISSTD)今年 1 月亦就電影發表了聲明,敦促沙也馬蘭與環球影業支持 DID 相關的研究和教育工作。或有觀眾認為看齣戲也要「瞻前顧後」,認真就輸了。然而,假若有好些觀眾「認真」認為所有 DID 患者都是危險人物,屆時大家真的「就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