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工作的世界,人生還有甚麼意義?

A+A-

shutterstock_635090558

60 年代個人電腦面世、70 年代流動電話誕生、90 年代互聯網開放給公眾、2000 年代智能手機開始大行其道,現代大家開始談論 AIVR(虛擬實境)技術。科技進步,機械人及人工智能最終將取代人類大量工作,很多人失業。有人失業,政府應該人人派錢度日,故事終……咦?

這篇未來誌輕描淡寫,實際固然不可能如此,至少全民基本收入不是輕易能爭取得到。而失業除了沒有收入,還需考慮一件事,這班無工做的人,將來如何度日?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講師 Yuval Noah Harari,同時為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Homo Deus: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 作者,日前在衛報撰文,探討沒有工作的世界,人生該有甚麼意義。

Harari 認為,在 2050 年,那時問題不是不能創造職位,而是如何能創造人類能勝過電腦的新工作,最終一班新社會階級將會出現,就是「無用階層」。他們不是失業,而是不能就業。假如這班無用階層有幸得到基本收入,可以混日子,但他們每日又可以做甚麼?或許是打機吧,屆時 3D 虛擬技術已相當成熟,在遊戲世界猶如處於真實世界。不過 Harari 則提出另一個可能的消遣:宗教,就像數千年來人們所追逐的意義。

宗教在他看來,竟也算是一種虛擬遊戲,種種的規條只源自人類的想像,沒有自然的法律規範人不得吃豬肉,不得同性戀等。這些教徒則在他們的虛擬實境遊戲中做不同的任務「得分」,當完成了這一關,便進入下一關的遊戲,例如天堂。

反過來,電子遊戲也像宗教,如去年一度大熱的 Pokemon Go。Harari 帶他的侄子逛街時,侄子看著手上的智能電話,雀躍地追尋和捕捉精靈,但對於 Harari 來說,他是完全看不見精靈的,因為他沒有帶電話。在 Harari 身處的耶路撒冷城,真實世界只有石頭和房屋。聖靈是看不見的,只有通過智慧之書,如聖經、可蘭經,才能看見聖靈或天使。

消費主義也像 VR 遊戲,有樓有車、可以周遊列國,你便得分,當你的得分比其他人要多,你便自覺贏了這局遊戲。有些人或許真的享受他們開靚車、去旅行,同時有些人也許真的也享受禱告、或進行儀式的時候,就如他侄子也享受捉精靈的樂趣;其實通過甚麼在刺激大腦,讓大腦感到愉快並不重要,重點是「意義」是自己大腦所賦予,有意義的人生的人類自己所創造的虛構故事。

在以色列,有一部分猶太教教徒是不工作的,他們用上一生的時間來研究經文,實踐經文習俗。他們及其家庭未至於餓死,或因他們的妻子會工作賺錢,也有些是得到政府援助,使他們最多只是處於清貧,但尚能維生。可是,這些教徒卻得到比以色列社會大多人還要高的滿足感,以色列的快樂度長居國際前列。

再如有些人愛宅在家中,他們也許並不在意每天只吃薄餅、喝汽水,打打機便過一天,他們不為此感到沉悶。可見,虛擬實境在未來將能提供「無用階層」的生命意義,虛擬實境可以是電子遊戲,也可以是宗教,或其他思想主義。結論是,工作不是人生的唯一意義,意義是由自己所創造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