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飾北齋與「神奈川沖浪裏」:現代藝術的起源

A+A-
神奈川沖浪裏:葛飾北齋製於 1832 年。

6 月 2 日,「神奈川沖浪裏」印刷版畫於香港以超出原估價 6 倍的高價 382 萬港元拍賣賣出,證明此名作在出版 200 年來藝術收藏價值有增無減。今日,即使你不是畫迷,也必定會對「神」有隱約印象,這全因「神」在現代藝術中佔舉足輕重的意義,更有評論者言:沒有「神」,就沒有馬奈梵高,也就沒有現代藝術。

「神奈川沖浪裏」屬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手筆,1832 年付印,為「富嶽三十六景」系列作品之一。遠觀此畫,首入眼簾的是一波波驚濤駭浪。再細心一看,可見 3 艘船在巨浪中翻滾,船上乘客僵直掙扎救存,又可見披雪的日本靈山富士山在海濤後冷酷屹立,與前方洶湧的巨浪形成鮮明對比。葛飾北齋繪製此畫前已是日本名人畫家,在他 71 歲時出版的「神」,不但彰顯了其藝術成就,更在他死後成為一個「全球圖標」(global icon),風靡西方藝術界。

在 19 世紀中葉,當日本簽訂「神奈川條約」結束鎖國,「神奈川沖浪裏」的印刷品流傳到歐洲,深深震撼了西方畫家,倫敦大學的歷史教授 Angus Lockyer 更指,如果沒有北齋,就沒有現代藝術。雖然馬奈和梵高及其他衝擊傳統繪畫風格的畫家總會在巴黎掀起一場美術革命,但他們需要北齋作品帶來的啟發:拋棄陳舊的表現方式,體會到繪畫不必完全複製現實,在畫紙上,畫家是自由的。因北齋對日本及西方現代藝術影響深遠,他亦被美國「生活」(Life)雜誌選為「千年百大人物」之一

信州諏訪湖。

北齋席捲西方的藝術浪濤

北齋自白,在其藝術人生中,「神奈川沖浪裏」並非其最佳作品,自己到 90 歲才懂得「何為藝術」,真正接觸藝術的「本質」。想完全了解北齋及其影響,除了要追溯其作品誕生的歷史背景,更要多看在「神」以外的作品。Lockyer 認為,北齋的浮世繪版畫是特定時空的產物。他自小跟從著名畫師當學徒,長大後亦收不少徒弟。他採用的雕版印刷術需要協作,除了藝術家,雕刻工匠、印刷師和出版商亦缺一不可。缺少學徒制及藝術的龐大社會網絡,北齋的藝術也就不能實現。

雖然說北齋仰賴傳統藝術世界生態,但他也敢於創新。北齋本名中島時太郎,一生中易名 30 多次,每次易名都代表一次風格或目的上的轉變——從其易名次數已可猜想,北齋的藝術多面多樣。的確,他除了描繪過像「神奈川沖浪裏」般以日本景色為主的浮世繪,更涉獵過課本插畫、鬼怪物語,以及春宮畫主題的「肉筆浮世繪」。日本、中國和歐洲藝術風格均可見於北齋的創作生涯,難以用一言一句總結其藝術人生。

章魚與海女。

然而,總要概括的話,或許就像 Lockyer 形容,北齋的作品打破界限,有神祗也有鬼怪,畫歷史人物亦繪平民百姓,畫筆在人世、自然與靈性間穿梭,把「世界」活現在人們眼前。

當西方藝壇與北齋筆下的浮世相遇,來自神奈川的巨浪令一眾畫家大受震撼:梵高高更相繼買下北齋的作品,惠斯勒馬奈參考浮世繪的技法,波納爾(Pierre Bonnard)和比亞茲萊(Aubrey Beardsley)受水墨書法啟發——藝術上的現代主義,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