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和 Google:未來兩種企業經營模式

A+A-
未來企業典範是 Google 還是 Apple? 圖片來源:路透社

要了解今日的資本主義模式,最好參考當下最成功的公司。Apple 和 Google 近年相繼成為市值最大的企業,勢力遍及全球,但成功之下亦不無暗湧。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 Mihir Desai 指出,兩間公司經營手法各異,一個投資者主導,一個管理層主事,比較兩者對不同問題的取態,可以昭示既有制度的難題,甚或預測未來的資本主義模式。

Mihir Desai 表示,股東的取態及公司的願景是 Apple 與 Google 最大分歧之處,由此亦體現了兩種資本主義模式:前者願意向投資者妥協經營方針,與股東分享盈利,後者則賦予高層更大決策權,以防短期逐利窒礙企業的長遠發展。例如 2012 年起 Apple 便持續借貸向股東派息及回購股份,由 2013 年至 2017 年 3 月間,共計有 2,000 億美元用於派息及回購,佔營運流動現金七成有多。

同一時間 Google 則反其道而行。2012 年,Google 改動股權架構,規定創辦人所持的股份,在決策投票上十倍有效於一般股東,藉以收緊高層對公司的控制權。而在 2013 年至 2017 年間,Google 同樣豬籠入水,但相比 Apple 的慷慨解囊,前者所派股息僅佔流動現金 6%。兩者之別體現出企業經營的基本問題:利潤應該如何運用?用途又由誰決定?

所有權與決策權分離,是一般現代大企業面對的情況。老闆如若任命他人經營,便會出現所謂「委託-代理問題」(Principal–agent problem):經營者與持份者的想法及利益均未必一致,角色分離必然衍生兩難。Apple 與 Google 的做法各有所長:公司受投資者監督,專注服務股東利益,能夠避免管理層攬權自肥(例如無謂併購、巨額花紅、多餘雜費);企業由經營者主導,則可集中長遠利益(如僱員退休金),不受像對沖基金這些短視逐利者左右,缺乏耐性的投資者隨時導致交易過頻,不單令公司方針搖擺,經濟體亦會受害。

哪種方法對企業更奏效?Mihir Desai 指出,從股價看,Google 比 Apple 好,但如單看去年表現,結論則是相反,難以循此在短期內判斷孰優孰劣;從過去 10 年整體企業趨勢看,則 Apple 模式屬主流,大企業如 IBM、3M 等近年也愈來愈向投資者傾斜。現時美國稅改方案如箭在弦,一旦宣佈大幅減稅,美國企業的離岸資金定必回流,屆時或會影響企業在代理兩難上的既有方針。Google 會否抵受不住股東的壓力派息?Apple 會否進一步稀釋決策人的領導角色?一切尚是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