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靈魂:石油與自然之爭

A+A-
挪威羅弗敦的雷訥(Reine)

挪威,位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西部,擁有無數明媚山水的群島,魚資源豐富,漁業是挪威世世代代的經濟支柱 ── 直至發現了海底的「黑色黃金」。

1969 年,位於挪威大陸架的埃科菲斯克油田(Ekofisk oil field)發現蘊藏石油,從此開展了挪威飛黃騰達之路。90 年代起政府把石油收益注入「政府石油基金」,基金市值滾存至今已高達 77,820 億挪威克朗(約 76,367 億港元),為全球最大的國家主權基金。基金投資涉及全球 77 個國家,8,985 間公司,佔全球上市公司數目 1.3%。2016 年購買力平價人均 GDP,挪威排列全球第 7,一切均是石油所賜。

石油散發著讓挪威人精神煥發的氣息,可是這也讓挪威的國格和靈魂惴惴不安。挪威在環保政策上看似走在最前,本地電力生產超過 97% 來自水力發電,又積極推動電動車發展。然而,挪威現代的富裕是由石油而來,早已有人批評挪威實際相當「偽善」。在去年 5 月,挪威政府更批出在巴倫支海域的鑽探許可證予 13 間石油公司,石油業務有增無減。

除了覬覦巴倫支海下的石油,同位於北極圈內、美麗的羅弗敦群島(Lofoten)同樣是藏有寶藏的後花園。羅弗敦群島連同附近的島嶼 Vesterlen 與 Senja,估計有約 13 億桶原油,市值 600 億美元。巴倫支海相對較偏遠,水亦較深,地理環境未完全掌握;近岸的羅弗敦群島,開發效率似乎更大。

綠色和平「極地曙光號」今年 7 月中到巴倫支海抗議開發該水域下的石油。 圖片來源:路透社

對於羅弗敦的居民來說,開發羅弗敦似乎不是好事。羅弗敦群島上只有約 2.3 萬名居民,每年卻吸引上百萬的遊客前來參觀。遊客是為別處難求的自然環境而來,開發羅弗敦就是把這些純潔環境拱手讓人。即使是旅遊業,也會對環境帶來壓力。而島民 Marion Frantzen 更珍重「自然」的本身的價值,雖然她與丈夫現在島上經營衝浪小屋生意,但她說:「這百分之一百關乎挪威的身分。自然、純潔、土地的價值,而非為旅遊業。」

官方的說辭則指,石油業的確為挪威帶來許多就業機會和收入。挪威能源部長 Terje Søviknes 說:「我們享有前所未有的福利……在政府而言,提供新地域給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是重要的。」現時挪威的石油產量相比 2001 年的高峰時期,已下降至近當時的一半;自 2013 年投資在石油業的金額亦下降了約 3 分之 1。

能源部長 Søviknes 承認羅弗敦已成為挪威發展方向的象徵標誌。「我們應否繼續發展化石資源工業?」他表示,挪威從來都是基於天然資源來發展,首先是水力發電和漁業,現在則是石油和天然氣。

因應近年國際油價低迷,挪威的中間偏右政府曾聲言要逐漸轉移成綠色經濟;但近來油價稍為回升,支持石油業的聲音也隨之回響。挪威首相 Erna Solberg 認為,石油業在未來 30 年仍會是挪威最大的經濟支柱。

挪威今年 9 將舉行國會大選,現時在野的工黨是今年大熱。偏左的工黨長久以來支持發展挪威北部的石油,以增加在偏遠地區的就業機會,且工黨已表達支持羅弗敦附近三個海域的環評研究。要避免開發羅弗敦,反對者便要在來屆選舉阻止工黨取到多數議席。

有關開發羅弗敦的爭議成為各黨派的角力場所,但挪威報章 Verdens Gang 專欄作家 Frithjof Jacobsen 對此不以為然,他表示挪威的氣候政治向來避重就輕,只會在一些意識形態分野,在實質無關痛癢的地方爭論,以分散環保人士的注意。羅弗敦只是幌子,在巴倫支海的開展才是石油公司的終極大獎。據挪威石油局估計,挪威未發掘的資源,3 分之 2 藏在巴倫支海,估計約有 180 億桶石油。

利益當前,討論甚麼是挪威國家靈魂的同時,也在討論,甚麼能賣甚麼不能賣,甚麼賣了後也許就不能再買回來了。地球另一端的香港,政府揚言開發郊野公園,而各方也在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