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ter Ho:如果足不出戶就可以看金庸館和羅浮宮的創想

A+A-
除了引起討論的 HyRead,圖書館其實還有不少電子書刊借閱服務。

雖然本欄常批評香港政府發展科技要多加努力,但公道一點來說,政府間中也有一些德政,讓市民方便地透過網絡獲取資訊,例如最近討論比較熱烈的 HyRead 電子書刊借閱服務,市民可以在公共圖書館網站找到登入方法,借閱台灣壹週刊、Lonely Planet、Elle、Esquire 等不同類型的雜誌。除此之外,公共圖書館亦有提供方正、遠景、ProQuest,甚至有聲書籍的電子資源借閱服務。

除了公共圖書館,其實不少政府部門也提供網絡資源,當中包括太空館的 Youtube 頻道會直播天文現象;古物古蹟辦事處設香港考古資料系統,整理了本港出土的文物,古蹟辦也製作了虛擬文物探索網站,展示歷史建築、遺址的面貌;運輸署、環保署提供即時的交通水質空氣等數據;環保署甚至有一個二手買賣平台。這些有趣的公共資源有些實用,有些則不設實際,可惜政府一直宣傳不足,如果市民沒有定期到政府部門的網站瀏覽,根本不知道可以使用這些網絡資源,浪費了相關部門的努力和金錢。

當然,上述的電子資源大部分使用了落後的技術,用戶體驗方面令人失望,專業人士也未能使用開放的數據去造福社會。如果政府願意更新和推廣,外國有很多博物館的例子可以學習。

台灣的故宮博物館就開放了 7 萬張印刷質素的文物相片,不限用途、免費下載;大英圖書館紐約公共圖書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分別開放了數以百萬計的相片資料,涵蓋復古藝術相片、近代出版物、地圖、信件等歷史照片。相比之下,香港的博物館雖然會在網站定期更新展覽詳情和展品介紹,但基本上是把宣傳小冊子上載,與外國博物館開放各類 API 的做法有顯著差距。

大英圖書館透過 Flickr 將大量資料圖片開放予公眾。 圖片來源:The British Library/Facebook

在文化藝術範疇開放數據,和本欄多次討論的開放數據政策略有不同。過去我們討論的是和企業營運有關的數據,例如巴士公司的到站時間,需要由企業承擔開發成本,政府需要和商人協商,過程會花上不少時間和遇上不同的角力。博物館開放的是文化數據,部分素材會涉及藝術家、文化團體的版權,政府自然有需要諮詢和協商哪些可以像台灣故宮博物館一樣無限制供市民使用;但已進入公共領域的展品,牽涉的法律問題和團體也比較少,按道理可以優先電子化,成為試行項目。

隨著社交媒體發達,市民打開 Instagram 便能輕鬆看到大量藝術家的作品或者歷史資料,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都在思考它們未來如何發展,當中包括欣賞展品的教育,利用數碼科技去促成線上線下的展覽體驗;而開放展品素材和數據,不但方便了市民運用公共資源,亦有利專業人士去開發各樣的應用程式,推廣文藝、歷史教育。與大白象工程相比,開放文化數據的成本低得多,卻可以替政府增加一些德政,挽回一點民望。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任職跨國科技公司,網站 Outside 成員。

http://www.outsid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