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制裁北韓?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北韓貌似在國際社會「遺世獨立」,但「紐約時報雜誌」撰稿人 Brook Larmer 日前發表文章,指該國早已融入全球貿易,不再是所謂的「隱士王國」。在過去 10 年,金氏父子熱切追求核武之際,北韓對外貿易蓬勃發展,總額翻了一倍有多。經濟學家相信,北韓對貿易的依賴度已過 50%,僅稍遜於全球平均水平。當中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必屬中國無疑,中朝貿易佔北韓對外貿易接近 9 成。只是,近來情況明顯有變。

金正恩上台後,公然與北京作對,加速推展核武計劃,甚至挑準時機試射導彈,觸怒這位「大佬」。過去中國再是不滿,也不願把北韓逼得太緊,以免招致金氏政權倒台,引發難民潮湧入國內。惟近來金正恩愈發挑釁,中國終於忍無可忍,決定私下對北韓進行制裁,其中一招就是驅趕在華朝工。北韓在 9 月 3 日進行核試後,從中朝貿易重鎮的遼寧省丹東市開往平壤的火車上,多次被目擊載滿了北韓人,相信他們是因中國當局拒續工作簽證、被逼回國的北韓工人。

只是如此一來,既是斷了北韓政府的「生財之道」,卻也影響丹東的經濟。據熟悉中朝關係的人士所指,在華的北韓工人「光是持有工作簽證的就有 3 萬人」,若把非法打工的也算進去,估計總數再翻幾倍。有當地商界人士慨嘆:「北韓人工作勤勞,又容易管理。中國人倒是薪高卻懶散。」丹東市中心的新柳商業城過去常有北韓人購物,但在本月上旬,也有電器店店主抱怨:「北韓客人明顯減少。以往每月過來一兩次入貨的小商戶,這兩個月也不見蹤影。」

對在華生活的北韓人來說,人民幣至為重要,但有在餐廳打工的北韓女性表示:「最近只能用現金購物,令人相當困擾。」現時在丹東消費,基本上「非現金不可」。如在北韓餐廳,食客無法以電子錢包或信用卡結帳,店方也不發收據。在北京城內亦有類似的情況出現,一名常為北韓人服務的地下兌換商透露:「北韓商人會將美金兌換成人民幣,以便在中國經商,回國時再將人民幣換回美金。但因為制裁的關係,北韓客大幅減少。」

不少在丹東工作的北韓人因不獲中方續發簽證,被逼返回北韓,相信會令平壤政府損失大筆進帳。 圖片來源:路透社

這輪制裁行動還包括金融業。有大型銀行的女職員表示,從去年底起,北韓人無法開辦戶口,提取大量現金時亦需申請,為時最長 1 個月。今夏中方更下達指示予北韓大使館,讓他們在 8 月底前提走存款,引起北韓人戶口會被完全凍結的傳言。此舉或是出於對華府的考慮。去年 9 月,美國司法部以涉嫌為北韓研發導彈計劃洗黑錢為由,申請沒收丹東鴻祥實業發展及相關企業共 25 個戶口的資產。今年 6 月則對開設其中 4 個戶口的丹東銀行進行制裁,將其排除於美元結算的系統之外。

由於那 25 個問題戶口的開戶行,包括了中國建設銀行及中國工商銀行等國內大型銀行,華府的行動遂引起中方領導層憂慮,擔心「美國有可能對中國大型銀行進行制裁」。假如大型銀行在美國市場的業務真的受到限制,被禁止與美國的銀行進行交易,對中國經濟造成的影響之大,絕非地方銀行能夠相比。今年 9 月,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王敬東表示,為打擊洗黑錢,將嚴格禁止與北韓的交易。這番言論就被視為向美方釋出善意。

不過 Brook Larmer 質疑,中方的行動能持續多久,加上北韓企業鮮少在海外銀行或公司留下指紋,當局難以強硬執法。懷疑論者更認為,中國的轉變非要承諾制裁,只是避免遭華府拿來當北韓問題的代罪羔羊。事實上,雖說藉限制提款減少高存款額的北韓人戶口數目,較易掌握用作開發導彈的大額資金流動,但直至最近,在中國只要給予身分證及手機號碼,誰都能在銀行開戶。不少中國人在同一銀行坐擁多個戶口,有在中國交易的北韓商人透露:「一些北韓人會利用中國人的休眠戶口。」

中川雅彥作為 Asia 經濟研究所駐首爾海外調查員,熟知中朝經濟,他認為:「限制銀行交易,雖能對貿易作出短期影響,但時間久了,北韓或會開拓其他交易途徑。」美國 Middlebury 國際研究所的北韓專家 Andrea Berger 則強調:「事情不只牽涉中國而已。北韓的足跡遍及海外,所以我們也要盯著該國在全球的網絡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