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ter Ho:的士風雲 —— 畀錢容易,截車難

A+A-
不要以為燈亮著,你就可以截到這架的士,少年,你太年輕了。

大約 7 年前,八達通嘗試在新界的 20 部的士安裝讀卡器,希望推行電子付款服務,可惜遭大部分司機棄用;自金管局批出電子錢包牌照後,Tap & Go 和 TNG 都對的士市場感興趣,去年 TNG 就打算在 1,000 部的士安裝裝置,不過計劃很快便胎死腹中,然後才和數碼港租戶巴士專線合作。市民一直認為的士是電子付款無法攻陷的堡壘,所以當支付寶和微信公佈將在的士推行電子付款服務時,很多市民都「有被震撼到」。

若單以技術角度而言,八達通只需兩秒便可完成交易,其他電子付款技術包括掃瞄二維碼也相當快捷,有助減省找續時間。為了打入的士市場,支付寶承諾 1 年內不會收取交易手續費,亦很可能推出現金回贈優惠吸引乘客使用。多年來,據說的士司機不肯使用電子付款,是因為無法即時提取現金。當年的八達通方案更有記帳困難的技術問題,加上民間口耳相傳的真正理由 —— 租用讀卡器需要額外成本、減少司機的小費,且司機收取現金較容易隱暪收入避稅。撇除避稅這個不可靠的說法(的士引入電子付款不等於禁止使用現金),若然無法解決小費減少和無法即時提取現金這兩個核心問題,一旦支付寶和微信恢復收取手續費,很大機會又會步八達通等電子錢包營運商的下場,遭司機棄用。何況,掛著螞蟻金服和微信兩個內地牌頭,香港市民又是否真的會使用?

事實上,的士司機要使用支付寶收錢,首先要聯絡開發公司辦理帳號,並且要遞交身份證號碼等敏感的個人資料,收回的車費要翌日才可提現。也許,的士引入支付寶可以方便內地旅客,過往他們需要準備港幣付款,利用電子付款技術則可透過支付寶用人民幣付款。但司機收取人民幣後會由支付寶按內地銀行匯率兌換,即使匯率會比普通銀行優勝,當中亦有少量的匯差風險,最終還是為司機添麻煩。難怪這則新聞一出,馬上便聽到另一個陰謀論 —— 大部分的士牌照持有人都是愛國陣營的建制派,自然會不遺餘力地推動內地公司打入的士電子付款市場。我始終不相信陰謀論,如果支付寶和微信真的找到攻破這個堡壘的方法,將會相當值得其他電子錢包營運商學習。

從乘客角度來看,我認為最理想的付款方式是像 Uber 一樣「紀錄路線、自動扣錢」,從上車到落車也不用擔心現金是否足夠,亦可以透過行車紀錄去防止司機兜路、濫收車資。如果政府真的有志發展智慧城市及提升的士業界的質素,是否可以多走一步呢?例如嘗試鼓勵車行業界、電子錢包營運商開發應用程式,乘客在車上利用 NFC 或二維碼配對的士,然後以應用程式紀錄路程,下車後透過連接應用程式的電子錢包付款。

可惜,在香港搭的士談論乘客體驗,是囂張放肆和傷害的士業界感情的行為,實情是你在路上根本連一部不拒載、認得路的的士也截不到,就算車上的電子付款怎樣成功、優惠如何吸引,市民也無福消受。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任職跨國科技公司,網站 Outside 成員。

http://www.outsid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