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專家預言:女性 50 歲後,更具競爭力

A+A-

「中女」、「攝灶罅」、「黃面婆」、「女人三十爛茶渣」…… 諸如此類的標籤,在女性告別二字頭後,都被強加在她們身上。社會將女性的價值與年齡掛鉤,認定她們失去青春,就等同失去競爭力。尤其在職場及商界,年長女性似是難以容身。不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AgeLab 研究中心主任 Joseph F. Coughlin 反駁,隨著人類的壽命愈漸變長,女性在 50 歲後,將會更具優勢才對。

Coughlin 剛推出新書 The Longevity Economy: Unlocking the World’s Fastest-Growing, Most Misunderstood Market,分析在全球人口老化之下,長壽經濟的冒起及其重要性。而他指出,人到中年以後,女性較男性懂得為日後籌謀,所以在未來更有能力。他甚至質疑:「其中一項最被創新及新行業低估的資源,可能就是那些擁有意念、壽命及魄力的 50 歲以上女性。」Coughlin 日前接受美國 NBC 訪問,詳述這些「熟女」有望抬頭的根據。

活得比你久,過得比你好

在 Coughlin 眼中,女性的優勢不只是平均壽命較長,還因為她們肩負多種「職務」,豐富其生活能力。「女性是家中的研究人員,上網多數不只為了自己,也為了千禧世代的子女,彼此親如知己;她們也是家中的照顧者,而因為人類更為長壽,看護的對象從自己和丈夫的父母,延伸至再上一代;她們更是家中的『首席消費官』,從超市採購、交水電費到安排家居維修、購買醫療保健,幾乎一手包辦。」Coughlin 認為:「她們多是那位最能了解新興行業的人,也是較能活得更久更好的人。」

Coughlin 建議男性應向女性學習,培養興趣及建立社交關係,令人生更添樂趣。

這裡說的活得「好」,不只是物質層面,還包括精神層面。Coughlin 指出,男性如有一定儲蓄,多會視退休為長假,想著要去哪兒玩買甚麼車,並常嚷著要與妻子一起,但很多女性向他抱怨:「我不認識那個癱在沙發的男人。我想他去找份工作。我有我的安排,我有事情要做,但他長留在家,老是問我接著有甚麼做。」事實上,美國日本近年湧現的「熟年離婚」,多由女方提出。Coughlin 相信,男性或因工作及生活方式,年紀大了便陷入常規,忘記人生需要興趣和朋友,也忘記感情需要經營。

若要創業,先要儲錢

Coughlin 預期,創業會成為新的女性運動。他認為,女士在年青時或會加入大公司,願意忍受企業內的官僚主義,但當她們踏入中年,累積了工作能力及經驗,加上閱歷亦較豐富,就不再甘於受壓,想要自立門戶,創出自己一片天地。「我們現時可見,年長女性或在許多大型企業中碰壁,較能力相當的男性更難晉升,這實是企業的損失。這些女性正透過創立顧問公司、商店及網站,成為自主創新的引擎。」

不過 Coughlin 奉勸各位女士,想在中年以後活得更好,就要記得努力存錢,盡可能積累更多資源。「看看母親那一代人,你便可知社交關係和財務狀況同樣重要。你得建立一個支援網絡,不只確保有人能幫助你,也讓你在漫長的人生中,得到意義及參與。」他還提醒,無論男女,應當捉緊生命裡令你會心微笑的小事,「這些小事不只給你活到 100 歲的能力,更會給你安享 100 歲的生活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