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叫「青春」?

A+A-
前日香港電影金像獎上,胡子彤模仿古天樂,大唱「今期流行」。 圖片來源:ViuTV 電視畫面截圖

在現代社會,「青春期」的意義,甚有醫學的味道,人在青春期之前未有生殖能力,而在青春期之後,則有生育能力。此生殖器官成熟期,就叫青春期。青春期之後,人就是「大人」了。但人在青春期間時,不像兒童,又不像成年人。或是年老的兒童,或是稚拙的未成年人。成長本自然,但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現代社會就化成「新品種人類」似的。在歐洲中世紀時,青春期的英文「adolescence」並沒有青春的涵義,這個字在當時的意思,是指男子能工作謀生,獨立生活。字義只關乎財富,與年紀無關。至於在古代中國,或謂三十而立,或謂後生可畏。例如杜甫 7 歲就懂得作詩,9 歲寫大字,14、15 歲就與名士交往,沒有人會覺得奇怪的。兒童與成年人,在舊時社會並沒有明顯界線。兩者之別,是天生的分別,即出生日的早與遲而已。

青春期少年從何時起化成社會身份呢?有學者認為這種新身份,源自 50 年代沙靈格(J. D. Salinger)小說名作「麥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小說主角是少年,他與書中的同輩人,就是日後現代社會青春期少年的典範。例如有一人名叫 Ward Stradlater,這個人是怎樣的人呢?主角如此說:

他從來不擦乾淨刮鬍刀。打扮完畢之後,外貌看起來是挺帥氣的,但是你如果像我一樣熟悉他的為人,就知道這個人在私底下就是邋遢鬼。整理儀容,打扮自己外貌,只因為他是自戀狂。他認為自己就是全西半球上最俊美的人。(摘自第 4 章)

此種語氣和用辭,讀者看過之後,或想起青春少年時,就算自己不是如此說話的,也必然聽過同輩男女說過類似的話。少年雖未成年,但多數也模仿成年人,說話如是,衣著打扮亦如是。至於「扮大人」的榜樣是誰?就是明星偶像。或許青春期少年未必非模仿明星偶像不可,但若然要令自己在同輩之中有威譽,即「有型、酷」,就彷彿只有扮明星一途了。不扮明星,難道扮父母?扮學校老師?還是封某位聖賢作偶像?

青春期的審美標準,國語謂「酷(cool)」,即「有型、英、勁」之類。但是要「有型」是不應獨來獨往的,而是要時常與「小圈子(clique)」裡的「同道中人」為伴。「同道中人」彼此模仿同一種風格的明星偶像,歐美偶像的例子如 50 年代貓王皮禮士利(Elvis Presley),60 年代披頭四(The Beatles),7、80 年代的搖滾樂隊或朋克樂隊(Punk)。

「Cool」本來的意思為何?舊時酒吧內香煙煙霧太濃時,各人就打開門窗,使煙霧消散,此時人人都感到一陣涼意,這種涼意就引申為言行冷淡的神態,猶如爵士歌手演唱時的神情。後來各人心目中的「cool」漸有改變,為何改變?因各年代少年所模仿的偶像各不相同。

電影「彩色青春」劇照。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香港藝人曾經將外國明星的「cool」轉化成香港人的「型」。例如 1966 年,蕭芳芳、陳寶珠、胡楓主演的伊士曼七彩時裝電影「彩色青春」,記錄了香港人的「青春史」。胡楓所演的角色叫保羅,是「少爺仔」,舞會去不停,在寫字樓求職面試,也只說自己擅長跳舞。保羅與朋友常以「綿羊仔」電單車代步,接載女伴,又常以英文短句作口頭禪,例如「that’s right(說得對)」,非常造作。在電影結尾一段,眾人合唱:「青春,真可愛青春,珍惜你光陰似金。」這首歌,許多人也耳熟能詳。

保羅的髮型與貓王甚為相似,差在沒有穿喇叭褲。電影中人的洋名外號、香煙、舞會、「綿羊仔」電單車、新款泳衣,都成為象徵「青春」之物,但貓王的喇叭褲也不是例外。到了 7、80 年代,香港漸漸自有一套「有型」風潮,Beyond 樂隊的歌曲,彷彿一唱就「回春」,終生不老,「自信可改變未來」了。

「已成年的少年」依舊如胡楓所演的保羅般,以洋名作外號,以英文短句作口頭禪,左一句「so far」,右一句「I mean」;日文歌與日劇興起,「Suki」外號無處不在;由模仿貓王、披頭四、麥當娜,至日韓明星的髮型;16 歲青春,60 歲亦青春,各有各的青春。歌星偶像是「青春」的象徵物,而不願變老的人就以這些象徵物作「心靈回春藥」,以令自己永遠留在各自的 16 歲,繼續留在流行電影與音樂構成的夢幻年輕世界裡,繼續「扮大人」。

在今時今日現代社會,究竟是先有「青春」這種身份,坊間才有明星偶像?抑或是先有明星偶像,年輕人再以之模仿出「青春」的形相呢?「青春」就如意大利作家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所言,已是各地電影公司、電視台、唱片公司所創造的「多神教(Polytheism)」,沒有人再能分得清因與果了。

主要參考書目

Danesi, Marcel, Cool: The signs and meanings of adolescence,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