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交通改革:今日過後,一律靠右

A+A-
一律靠右行駛。 圖片來源:Örebro Kuriren/Örebro läns museum

靠左走還是靠右走?一個全國交通改革,令所有瑞典駕駛者及騎單車的人改變一生的習慣 —— 開始在道路的右側駕駛,一夕之間左轉右,想來驚險,但瑞典卻能安然度過,連交通意外也比之前少。

Jan Ramqvist 已經 77 歲,回想自己 26 歲時,仍只是一名馬爾摩(Malmö)新合資格的交通工程師,有幸參與 1967 年 9 月 3 日瑞典全國交通規劃上的巨大轉變,至今仍覺激動人心。這一天正式稱為「Högertrafikomläggningen(右行交通)」或簡稱為「H 日(Dagen H)」,目的是要令瑞典與其他歐洲鄰國一樣汽車靠右邊行駛。

此舉除了希望提高該國的國際聲譽外,也是出於交通安全考量 —— 當時瑞典的人口約為 780 萬,瑞典統計局記錄中登記的車輛數量,亦從 10 年前的 86 萬多,急升到 H 日的 198 萬多輛。而且儘管全國奉行左駕,許多瑞典人駕駛的都是左軚車,原因有二,其一是許多瑞典人會從外國購買左軚車,其二是連 Volvo 等主要國內汽車製造商,亦選擇跟隨左軚趨勢。左軚車在左駕道路行駛往往會造成視野盲點,是以當時有人視之為致命車禍增加的成因。事實上,有關數字從 1950 年的 595 宗上升到 1966 年的 1,313 宗,連瑞典與丹麥、挪威和芬蘭邊境的汽車碰撞亦愈趨頻繁。

宣傳活動

H 日既是一項龐大的基礎設施,亦是公關事業。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初時民眾不太接受突然「轉右」,為了教育瑞典公眾,令他們更易接受右駕,政府從 6 億瑞典克朗的 H 日總預算中,慷慨撥出 4,300 萬宣傳,包括電視、廣播、報紙廣告以及學校講座。H 日有自己的標誌,印在廣告牌、巴士和牛奶盒上,更有主題曲「保持在右邊,Svensson(Håll dig till höger Svensson)」。著有與主題曲同名故事書的交通顧問 Peter Kronborg 笑指:「政客們意識到只有單項宣傳計劃是不夠的,他們需要的是全盤的宣傳活動,目標不只是令 99% 的人知道,更是要達到 100%。」

烏普薩拉大學經濟史教授 Lars Magnusson 則指,當時在瑞典市民之間盛行的「順應文化」,有助於推動公眾輿論接受右駕。與現在不同,「媒體當時批判性沒那麼強,專家告訴他們甚麼,他們就會照直報道。如果專家說它開銷低,而且人人可受惠,媒體就會接受,我想公眾也會接受。」

全國大規模交通改革

H 日當天,斯德哥爾摩國王街頗為混亂。 圖片來源:Jan Collsiöö/Wikimedia Commons

H 日前夕,每個地方市政當局都必須修改道路標記,重新安置公共汽車站和交通燈以及重新設計十字路口、單車道等等。多個城市包括斯德哥爾摩、馬爾摩及赫爾辛堡(Helsingborg)在內,更趁機整頓公共交通,例如關閉電車線以騰出道路空間加開巴士路線。全國各地市購買了數百輛新巴士,並翻新 8,000 輛舊巴士,為其裝上雙門,總計公共交通改善工程成本為 3 億多瑞典克朗。

全國約 36 萬個路牌需要在一夜之間完成轉換或移動,時間緊迫,連軍隊亦加入工作至深夜,確保星期日早上正式投入服務。Ramqvist 回憶說他負責確保馬爾摩 3,000 個路標移到正確位置,他說:「我的老闆非常自豪,因為我們是直轄市市政府中第一個致電到斯德哥爾摩,通知委員會負責人說我們已完成任務。」H 日既帶來成功的喜悅,也有龐大的壓力,現為赫爾辛堡的交通顧問、已 82 歲的 Arthur Olin 憶述:「最大挑戰是(當時)時間不夠,完全無假可放,幾個月來每天工時都極長,我幾乎要自殺了。」

帶來新時代

1966 年的斯德哥爾摩的汽車仍是向左行駛。 圖片來源:Jan A. Rune/Wikimedia Commons

隨著 H 日來臨,艱苦的工作終有回報。1967 年 9 月 3 日清晨 5 點,在電台廣播倒數後,瑞典人開始小心翼翼地在全國各地的道路上靠右行駛。從安全角度而言,此項目幾乎可立即宣告成功。瑞典人在 H 日之後的星期一就開始工作,該天全國各地有 157 宗輕微交通事故,比平常週一的平均數字還要少一點,且無人死亡。

這一年的交通意外死傷數目,比起前年明顯有所下降。這主要是因為瑞典人因切換行車方向,而額外小心駕駛,H 日過了 3 年後,事故和死亡率已恢復到原來水平,但別忘了,在此期間,全國汽車數量其實都在持續快速增長。

時至今日,瑞典在彭博的全球創新排名中位列歐洲第一,交通基礎設施質素高於歐盟平均水平,相信與 H 日打下的根基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