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世紀末期,歐美工業大興,百姓生活富裕,可謂繁華盛世。工業興旺,各國商人有大量貨物與材料出售,工業博覽會因此而生。英國於 1851 年舉辦首次「萬國工業博覽會(The Great Exhibition)」,廣邀各國人來參觀,故此,會內的建築和設備,一定要新,而且生產技術亦要夠高超,不然就有損國譽了。
當時不少人為博覽會的建築與佈局獻計,執事者選取了建築師約瑟夫.帕克斯頓(Joseph Paxton)的提議,以鋼鐵與玻璃於海德公園(Hyde Park)建造玻璃大殿。此大殿長超過 500 米,闊近 140 米,由 2,000 人合力建成,建築歷時僅 8 個月,後人稱之為「水晶宮(The Crystal Palace)」。建築水晶宮所用的鋼柱及大型玻璃,全以當時最新的技術生產,令每位參觀者感到難忘。在今人眼中,這座玻璃大殿的外貌,就如摩天大廈外的玻璃幕牆,不算新奇特別,但在當時,此類玻璃牆乃前所未有。德國建築師 Richard Lucae 參觀過玻璃宮殿之後,曾寫道:
進入玻璃宮之後,人就與外界大自然分離了,但你很難感覺到那種分離的感覺。我與外界之間的分隔物,簡直是虛無飄渺(ethereal)…… 在水晶宮裡,人所身處的地方,原來是遭玻璃切割出來的一小塊空氣。這種空間由無形之物分割出來之後,形狀和大小如何,我實在無法說得清楚。
這種水晶宮的透明牆與天花板,全以鋼鐵玻璃組成,既是牆又是窗。雖說以牆或柱分割空間,本就是建築師常用的設計,但他們看到水晶宮之後,卻也說不出評價來。以往各種建築物料的特性和用途可謂涇渭分明,用木建成的屋舍很難換以石建造,而建築物的用途如何,所處之地是沼澤抑或高山平地,也會左右建築材料的運用。舊時所建的門窗與牆柱,一看就能辨別清楚所用物料和功能。
鋼鐵與玻璃則是新的現代工業產品。鋼的韌度(stress resistance)比一般的石頭和木材高,在生產時已能調整,而木石則不能。在建築的時候,鋼與玻璃所組成的薄牆與天花板,是計算出來的結果,只要力度夠,就能如塑膠般隨意構出任何形狀,不必再如舊時代的建築般,外形必要對稱方正,牆與窗柱分明。
對建築師來說,以此新物料建新屋舍,建築物的外形從此不受石木的形狀和質地限制。若然說,象徵 20 世紀現代社會的「小物料」是塑膠的話,「大物料」就是鋼鐵。鋼鐵與玻璃牆又築成摩天高樓,各富裕國家與城市裡,成為不可或缺的部分。
但城市裡的玻璃高樓愈建愈多之後,其弊處卻漸漸可見。例如大樓的玻璃幕牆只反射部分陽光,餘下的陽光則化為熱力滲入大樓裡,化解這些熱力的唯一辦法,是開冷氣機,故而要消耗大量能源。 幕牆亦將陽光反射到街道上,令行人受更多的紫外光照射,除了擾人之外,在倫敦發生過更誇張的事。2013 年,有人將汽車停泊在路邊車位約兩小時,後發覺車的窗邊外殼因受熱而變形,而熱力的來源,是百米外的新高樓玻璃幕牆。此大樓幕牆形如凹鏡,能將陽光聚焦,而汽車停泊之處,正是陽光聚焦之處。事後有新聞記者特意往此地以陽光煎蛋;又有人開玩笑說,此大樓是向阿基米德致敬之作。
參考資料
- Schivelbusch, Wolfgang, ‘The Space of Glass Architecture’, Railway Journey: The industrialisation of time and space in the 19th century, Berkeley, California: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p. 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