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翔鐘:能吏一去 不愁後繼無人?

A+A-
前英國內閣大臣海伍德(Jeremy Heywood, Lord Heywood of Whitehall)11 月 4 日病逝。 圖片來源:Leon Neal/Getty Images

英國前頂級文官海伍德(Lord Heywood of Whitehall)上月初因癌症去世,得年 56 歲。這位令英國官場痛惜的官員和死在中國名叫尼爾.海伍德(Neil Heywood)的那位混混同姓。尼爾.海伍德是一種類型的英國人,在國內一事無成,憑著有點上流社會的經驗和經歷,跑到國外招搖撞騙。這廝在中國拉上薄熙來老婆兒子的關係,以為可以藉此出人頭地,卻沒有想到深陷中國官場的凶險泥淖,賠上老命。

本文要講的這位海伍德是完全不同類型的英國人:出身中產家庭,在牛津大學、倫敦經濟學院和哈佛大學受教育,然後進入政府機關做事,擔任公務員,一心一意,枵腹從公。用枵腹從公來形容海伍德不算誇大,因為他有時真的靠咖啡(有一個報道說他一天喝 12 杯)和香煙無休止工作。海伍德早年思想有些左傾,成為高級文官之後,他不但依照公務員的要求,秉承政治中立原則行事,而且,沒有人能明確說出他的政治立場。現任自由民主黨黨魁祈維信(Vince Cable)曾在 2010 年到 2015 年間的保守黨和自民黨組成的聯合政府中擔任商業大臣,他說,與海伍德工作相處,一直不知道他的政治立場,即不知道他親保守黨還是別的黨。

正因如此,海伍德才能先後周到「伺候」4 位首相:工黨的貝理雅和白高敦,保守黨的卡梅倫和文翠珊,個個首相似乎都離不開他:貝理雅當政時,碰到 911,他要求海伍德確保英國不受到同類攻擊;白高敦在位時,恰逢金融危機,他尋求海伍德的意見,防止金融崩潰;卡梅倫企圖與自民黨組織聯合政府時,請海伍德居中拉線,以達成組閣協議;文翠珊生不逢時,面對數十年來導致英國政壇和民意分裂最嚴重的脫歐危機,更是須臾離不開海伍德的參謀。其中,調解同為工黨黨人的貝理雅和白高敦之間的權力鬥爭和性格衝突,也許最讓人傷腦筋。在海伍德手裡,工黨政府至少維持了相當長時間的穩定。

英國的文官系統完整、嚴密、成熟,銓敘有序,儘管海伍德英年早逝,但不必擔心後繼無人。這不,他一去世,即由塞德威爾(Sir Mark Sedwill)接上。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資深新聞評論家,曾任職 BBC,前「香港信報」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