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核動力潛艇,為何沒有核動力飛機?

A+A-
NB-36H 型美軍實驗飛機,曾經搭載核反應堆試飛,但該反應堆從未接連引擎。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1950 年代核動力潛艇正式服役,能在海底高速運行,能源足夠長年累月潛伏海底;同樣的核技術如應用到飛機上,理應有助解決飛機燃料不足的問題,有利軍方執行長途任務,但何解世上沒有核動力飛機?事實上,美蘇兩國曾爭相研究核動力飛機,但始終無法兼顧反應堆安全與飛機負重上限,就連機師都有核輻射致死的危險,令兩國先後擱置計劃。

冷戰年代的戰略考量

劍橋大學國際關係及政治學系研究生 Christian Ruhl 撰文解釋,美籍意大利裔物理學家 Enrico Fermi 早於 1942 年已提出核動力飛機構想,他當時正為研發原子彈的曼克頓計劃(Manhattan Project)工作,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 1946 到 1961 年,大批美國工程師、軍事戰略家及官員參與研發核動力飛機。

冷戰年代,轟炸機經常受燃料不足的問題困擾,一缸燃油即使足夠飛抵攻擊目標,卻未必足以返回基地,空中加油是辦法之一,但始終有被敵方戰機偷襲、或者防空炮火攻擊的風險。為解決加油問題,美軍在世界各地建立軍事基地,盡量縮短與潛在攻擊目標的距離,以便轟炸機執行任務,而基地大部分都靠近蘇聯。然而,這些海外基地不受國際歡迎,且興建成本相當高昂。1946 年,美國曾打算以 1 億美元向丹麥購入格陵蘭,試圖在北極圈興建新基地,但最終丹麥打消割地念頭。

上述種種技術限制,令美蘇雙方都對研發核動力轟炸機興致勃勃。正如核動力潛艇有能力在海底潛伏長達 25 年,無須因加油而重返水面,假如核動力飛機研製成功,理應亦可長時間飛行,無須降落地面加油。於 1953 年撰寫的原子能委員會(Atomic Energy Commission)機密備忘錄解釋,「飛機裝上核反應堆後,可環繞世界飛行一次甚至多次」,意味著轟炸機不受加油限制,不再受任何距離束縛,起飛便可直達地球上任何角落執行任務。

機身解體的核災風險

美國實驗的飛機核反應堆 HTRE 3(左)與 HTRE 1(右)。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然而,核能本身極具風險,可為人類帶來滅頂之災。要把核反應堆裝配上飛機,工程師必須縮小反應堆體積,但這樣會導致反應堆釋出更龐大的熱能,足以熔解安全殼甚至飛機本身,一場空中核災勢必禍及全球,核輻射物質可隨著液化金屬散播。

除了迷你版反應堆的熾熱問題,飛機還要保障機師安全,以免機師因核輻射致死。有見及此,工程師必須加厚安全殼,以抵住反應堆熱力,鎖住核輻射以免洩漏,如此一來,反應堆會百上加斤,不利飛機飛行。保障得了核安全,卻無法兼顧飛行需要。

1958 年,航空技術週刊 Aviation Week 刊登文章 Soviets Flight Testing Nuclear Bomber,謠傳蘇聯的核動力飛機進入試飛階段,消息引發輿論恐慌。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Dwight Eisenhower)隨後呼籲公眾冷靜,並且譴責文章造假,蘇聯代表亦澄清表示:「假如我們研發出核動力飛機,我們會為此自豪,並且公告天下。」但事實是美蘇兩國最後都交了白卷。

美國花了 16 年時間研究,始終無法突破技術瓶頸,蘇聯遇到同樣問題裹足不前。1950 年代的洲際彈道導彈(ICBM)發展,使遠程攻擊不再依賴轟炸機,從軍事角度而言,再投資研發核動力飛機愈來愈不切實際。時至 50 年代晚期,美蘇兩國同時削減研究經費,計劃開始走入末路。

犧牲年長機師的瘋狂方案

正當計劃壽終正寢之際,有核專家曾經力挽狂瀾,提議起用行將就木的年長機師,讓他們駕駛保護不足的核動力轟炸機。核政策專家 Leonard Weiss 在期刊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解釋,當時的提議認為,假如核輻射遺害發作之前,機師已經因為年邁而自然死亡,核反應堆就無須再加厚安全殼,核動力飛機即可克服技術瓶頸。

這個提議固然被斥責喪心病狂,但其實亦從側面反映,眾多冷戰年代的核應變措施,同樣對長者不公平,他們總是首先被犧牲的一群。軍事戰略家 Herman Kahn 提議的核災應變策略,便曾經把人口分門別類,孕婦歸類為 A 級,可分配最優質食物,50 歲以上長者屬 D 級,僅高動物一級,獲分配的食物核輻射污染最嚴重。他在著作 On Thermonuclear War 中辯解:「這些人患癌之前,大部分都會因為其他原因死亡。」

諸如此類的大膽建議,最終都沒有獲採取,未能挽回核動力飛機的計劃。艾森豪威爾政府總結認為,研發計劃不必要、危險且成本高昂。1961 年 3 月 28 日,新上任的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正式擱置計劃,蘇聯亦於相近時間放棄研發。此後,雖然偶爾有人再提議開發核動力飛機,但計劃始終有核災風險,加上沒有國家願意投資,結果都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