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黨派籌組聯合政府執政,在議會民主國家相當常見。但有政治學家最新研究,比較分析 1972 至 2017 年間 28 個歐洲國家共 219 場民主選舉,結果發現加入聯合政府的少數派政黨,經常在下屆選舉大敗,在野反對黨則保持優勢。此結果導致聯合政府難以組成,危及議會民主制度的運作。
有關研究由匹茲堡大學歐洲研究中心總監 Jae-Jae Spoon 與柏林洪堡大學比較政治行為學教授 Heike Klüver 負責,成果最近發表於學術期刊 Journal of Politics。他們在「華盛頓郵報」撰文分享研究成果。
在 2017 年德國大選以後,德國兩大黨之一的社會民主黨(SPD),得票跌至數十年新低,在歐洲議會選舉只有 15.8%,排行第三。今年 6 月丹麥大選,自由聯盟(LA)得票較上屆大選大跌,流失多達 70% 選票。
雖然上述兩黨的規模以及意識形態有別,但他們有一個共通點 —— 都是加入聯合政府的少數黨。這些選舉結果再次證明,聯合政府內沒有把持總理或首相席位的少數黨,相較多數黨平均流失約 17% 選票,少數黨通常都會在下屆大選遭遇挫敗。這已成為歐洲民主選舉的普遍現象。
少數黨加入聯合政府,必定要向多數黨作出妥協,結果往往無法兌現原來的選舉承諾,最終在下屆選舉中被選民離棄。譬如在 2009 年大選中,德國自由民主黨(FDP)最主要政綱就是改革稅制,但加入聯合政府後,稅制改革承諾落空。
再者,聯合政府內的少數黨,很難與政府內的多數黨撇清關係。某些不得民心的政策,即使是由多數黨所推行,選民依然會把這筆帳算到少數黨頭上,間接導致少數黨選舉失利。由此反映,民主制度下政黨尋求共識與妥協,雖然有利於國家管治,卻實際上有違選舉利益。
相比之下,如果少數黨繼續扮演在野的反對黨角色,在下屆選舉反而如魚得水,平均得票較執政少數黨多出 3%。久而久之,少數黨為求自保,將寧可放棄加入政府的機會,令籌組政府愈見困難,政黨間的談判時間愈拖愈長。
2017 年德國大選後,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領導的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CDU)處處碰壁,昔日兩大執政盟友社會民主黨與自由民主黨,雙雙在 2013 年選舉中流失選票,結果拒絕與默克爾再度合作。密集的談判協商持續近 6 個月,直到社會民主黨願意妥協,而期間的德國實際上無政黨執政。
當大政黨持續瓦解沒落,不能獨力籌組政府,但其他傳統的少數政黨在乎選舉得票,又拒絕加入聯合執政,則非傳統的民粹或極端主義政黨便有機會乘勢而上,長遠改變歐洲政治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