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即使在北韓亦如是。總部設於美國的朝鮮新聞(NK News)報道,自 2018 年中朝領導人舉行一系列峰會後,兩國處於當代所未有的良好關係。年半至今,到北韓旅遊的中國人數量激增。保守估計,單是今年已有 35 萬中國遊客到訪北韓。儘管北韓當局可能藉此賺取大筆意外之財,但有限的基礎設施,因人滿為患而面臨愈來愈大的壓力。
報道估計,今年到訪的中國遊客平均花費 500 美元,則為北韓帶來 1.75 億美元額外收入。對一般國家而言,1.75 億美元似乎非並龐大數字。不過,據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在 6 月份的估計,北韓境內的開城工業園區(Kaesong Industrial Complex),每年為北韓帶來 1.2 億美元收入。相比之下,只計算中國遊客,北韓的旅遊業已成功賺取更多收入。
固然,1.75 億美元仍不足以解決北韓的經濟困境,但無疑有助於減輕制裁帶來的損失。是以,報道認為中國遊客湧至北韓,帶有地緣政治意義。一名不願具名的亞洲遊客向記者表示:「習近平到訪平壤及當地的阿里郎大型團體操,似乎吸引人群到訪。對遊客來說,習改變了現狀,他們為北韓接待習近平,及兩國友誼的上升感到自豪。」
與經營北韓旅遊業務的青年先鋒旅行社(Young Pioneer Tours)合作的領隊 Rowan Beard 指,前往平壤的中國遊客,年齡主要介乎 45 至 60 歲,他們多與朋友或家人結伴,一團人數可多達 45 人。另一名每年至少前往一次北韓的歐洲人解釋:「中老年人出於感性,似乎很喜歡北韓旅遊帶來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我那些年輕中國朋友則表示,不會因此到北韓旅遊。」
不過,大量中國人到訪,同時為北韓旅遊業帶來麻煩。由於每年只有 4 至 5 千名西方遊客到訪北韓,自 2018 年以來,中國訪客人數激增,令北韓國家旅遊業翻天覆地。NK News 收集原始數據,得出在旅遊旺季,每天有多達 2 千名中國人到北韓。是以,北韓在今年 6 月推出措施,限制每日入境的中國旅客人數為 1 千人。但有旅遊業消息人士告訴記者,措施只適用於首都平壤,意味著前往新義州、南陽、羅先的中國人不在此限。
此外,一位在北韓工作,匿名的外國導遊指:「導遊在管束中國遊客方面,甚具挑戰性。中國團隊通常規模龐大,故當地導遊難以控制。有當地導遊,便因中國遊客對他們的景點介紹不感興趣,感到失望。」另一名平壤導遊更稱:「因為今天是與你們一起遊歷,我說話可以很溫和、友善。但明天開始,我會帶領一團中國旅客。所以,接下來的四天,我必須成為一個不同的人,改變自己的性格,變得嚴厲。」
經常到北韓的歐洲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助理 Tereza Novotna 博士更指,當地旅遊從業員視中國遊客是「幾乎必然的邪惡」。「導遊與中國旅行團打交道時,似乎顯得筋疲力竭。」高麗旅行社(Koryo Tours)總經理 Simon Cockerell 則表示,他所認識的導遊,對中國遊客人數增長,有兩種同時存在的心態。「一方面,歡迎遊客是他們工作及義務。導遊是經過培訓的體面工作,為遊客介紹自己的國家,是一種榮譽。另一方面,中國遊客壓倒性的數量,或使人有點不知所措。有時候大批遊客集中在某個處,那裡的噪音及喧鬧聲,與向來安靜、有序的北韓人相比,令人有點難受。」
與多數分散在全國範圍、到人跡罕至的地方尋幽訪勝的西方遊客相比,大量的中國人傾向舊有且行程有限的路線。但即使如此,Cockerell 亦指他們對景點的詳盡介紹並沒有多大興趣。「歐洲遊客在平壤的創黨紀念塔,會聽取介紹、拍照、四處逛逛並參觀後方的藝術展覽。但幾乎必到的中國人,只會站在停車場,聽一聽導遊的簡短介紹,拍照後就馬上坐車離開。」
乍聽之下,中國遊客似乎為導遊省下不少工夫。然而,因為中國遊客到訪主要景點的頻率龐大,令旅遊基礎設施受壓。 以南北韓非軍事區為例,Beard 指每天平均要接待 800 名中國遊客。NK News 從當地業界人士提供的消息更得知,在極端情況下,一天甚至有多達 2 千名中國人到訪非軍事區,為當地帶來嚴重壓力。
大量中國遊客,意味遊客區變得擁擠。一名西方導遊指,旅行社因此,在安排行程時必須考慮中國人因素。「以板門店為例,中國的旅行團,往往會在清晨出行。如此,假如其他人早上從平壤出發,且不會在開城停留,就必須提前離開。否則,將會面對漫長的排隊及交通情況。」
除此之外,酒店供應又是另一道難題。Beard 表示:「以前我們在最後一刻前,仍可為客人安排客房,但現在首都及鄉村酒店均已爆滿。訂房的靈活性不復存在。」他又以西山飯店作補充:「酒店需要維修、整理,滿荷遊客下亦會增加壓力。」而且中國遊客在使用酒店設施上的「節儉」,同樣令人困擾。「這些酒店對中國人願意花錢在禮品店,卻不欲光顧酒店設施感到惱火。有工作人員曾向我抱怨,指他們從中國帶來自己的茶、零食及飲品,從來沒有光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