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傑:「白手起家:沃克夫人的致富傳奇」—— 短小未必精悍

A+A-
Netflix 劇集「白手起家:沃克夫人的致富傳奇」劇照。

我看港劇長大,曾經有一段時間,好流行講述窮鬼如何千辛萬苦地成為大有錢佬的題材,不說韋家輝兩齣經典「義不容情」與「大時代」,隨便一數,至少還有參考日劇「阿信的故事」齣「赤腳紳士」。但好像已經式微了:可能再沒有人相信香港社會還有向上流動的空間,也可能因為類似情節需要較長時間去鋪陳,而生活節奏愈來愈急促,我們的耐性愈來愈有限,只能看幾個單元串連出來的故事,無能力忍受用一兩個月追看一條主線。看韓劇反而有。

疫情之下,人人隔離,Netflix 推出甚麼內容,也引起關注。眾多新上架作品中,我最留意較冷門的「白手起家:沃克夫人的致富傳奇(Self Made: Inspired by the Life of Madam C.J. Walker)」。一來女主角是 Octavia Spencer,8 年前憑「寫出友共鳴(The Help)」成為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後,電影上依然以演出配角為主,例如「忘形水(The Shape of Water)」,在「NASA 無名英雌(Hidden Figures)」已經算戲份稍重。其後突然出現突破,先是在「恐怖大媽(Ma)」的造型意外成為網絡大熱,又多得網上串流平台大戰,替 Apple TV+ 拍過「真相大白(Truth Be Told)」後,再替 Netflix 完成「白手起家」,都是主角。

另一吸引是題材。真人真事改編,以美國第一位靠創業成為百萬富翁的黑人女性為主角,如何由一個洗衣工人,一步一步成為髮型產品的大老闆,中間過程包括跟發明生髮產品的另一位黑人由友變敵,包括跟第二任丈夫在生意上和感情上的角力,包括如何將生意傳承給身為同性戀者的女兒,還未計皇牌銷售員給挖角,被家人出賣,可能被指控抄襲的危機,後期患上不治之症要迎接死亡,種族、性別歧視…… 元素多到一個地步,足夠給電視台改編成分幾季共 60 集的長劇,但「白手起家」只有 4 集。

劇集節奏過於明快,使觀眾無法感受到沃克夫人吃苦的過程以及白手起家的辛酸,甚至其情感的轉折;圖為劇照。

短小一定精悍?放在「白手起家」,好像說不通。不錯,節奏是很明快,絕不拖泥帶水,但觀眾幾乎未趕得及投放任何感情,沃克夫人已經將所有問題迎刃而解。你說沃克夫人捱窮,過得好苦,有幾窮有幾苦?只能靠想像揣摩,因為故事一開始,沃克夫人已經改嫁廣告人丈夫,衣食無憂;又例如沃克夫人知自己時日無多,好想女兒添丁,想完一陣,見到女兒跟男性相處痛苦,火速回心轉意,你幾乎無法感受到當中有過掙扎。有些題材,例如「紙房子(Money Heist)」,一定要用極快節奏掩蓋情節不合理;有些題材,例如「阿信的故事」,是要倚賴仔細的角色描述,讓觀眾代入,才有意思。「白手起家」明顯是後者,偏偏用了前者的篇幅。一路看,一路覺得 Octavia Spencer 也無法投入,沒精打采的程度是明顯到名氣再大也無法彌補。

還是有幾點可以品題一下:

  1. 劇集加插了幾段幻想中的拳擊賽事或舞蹈片段來比喻主角當時的心境,非常老套。
  2. 想富貴,最緊要夠自信夠狠心夠六親不認,逼到丈夫放棄一切陪自己創業,不夠,還要將對手的心血完全無視,把整盤生意獨佔才方便發揚光大,要獨裁到接近冷血。丈夫後來有外遇,老實說,反而值得同情。
  3. 在 100 年前的美國,有性別歧視有種族歧視,不出奇,劇集也不出奇地有爭取平權爭取自主的訊息,比較難得是,它特別提及有「樣子歧視」的存在,生得醜的不及生得美的著數。以前覺得理所當然,信我,5 年後 10 年後,你連讚一個美女漂亮,也會被抨擊成一種歧視。
  4. 要富貴,還要厚顏。明明偷了別人的製藥方程式,還振振有詞,說自己將配方改良得更好,我當年想跟你合作,你拒絕,是你沒有眼光,今日你想控告我,會搞到無數人失業,世界大亂,你是千古罪人。這不算無恥算甚麼?跟某大國的嘴臉根本一模一樣。但人家的故事可是發生在 100 年前民智未開時……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方俊傑,利物浦球迷,前「壹週刊」生活組編輯。主打電影介紹、人物專訪、體育專欄、電視表。著有小說「失戀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