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論者認為中美在貿易戰、全球疫情、亞太局勢等議題上爭持不斷,最終無可避免要訴諸武力解決;而且台海局勢近日再度升溫,執筆之時,解放軍戰機已在兩星期內 8 次飛入台灣空域。有分析認為,台灣的國際地位在蔡英文政府管治下大有提升,萬一中國大陸武力攻台,美國定不會坐視不理。本文將以中美會否開戰為題,對此作深入分析。
坊間認為「終有一戰」的支持者,大多都留意中美雙方已經密鑼緊鼓作戰爭準備:例如美國海軍陸戰隊正進行大幅度改革,明言是為了應對中國威脅;又有人引述國內消息,指解放軍正大手購入防彈衣等裝備,並揣摩此舉是大陸為「解放」台灣做準備。而且,為配合近年美國的「印太戰略」發展方針,美軍在太平洋水域的活動變得更為高調,例如美軍軍機多次進入西太平洋(中方稱之為南中國海)、一度飛近香港,又或者美國海軍三艘航空母艦在印太地區水域同時現身等等。這些行為對於中國來說都非常具挑釁性,衝突可能一觸即發。2001 年海南島中美軍機相撞事故,正正是中方對於所謂「美方挑釁」的一次強烈「軍事回應」。
然而,部分論者認為雖然雙方針鋒相對,但未必會以戰爭解決,原因不外乎:其中一方心知軍力落後於對手、或者兩者軍力相近,所以發動戰爭對於自身不利;或者中美雙方都是有核武器的國家,所以不希望和對方開戰云云。這一類業餘的分析,我在舊文已經予以駁斥,在此不贅。
這一類型軍事評論的不足之處,在於只求立場、毫無論述,而且對於戰爭本身不求甚解。正如施永青等不學無術之徒都能說出克勞塞維茲(Carl von Clausewitz)的名句「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但這句說話背後的意思,又有多少人能清楚明白呢?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這句說話,有兩層意思。表面的意思是戰爭只是一種手段,政治才是其最終目的。由此看來,中美會否一戰,取決於雙方的政治意圖,這亦是坊間論者的主要論調及膚淺之處。
克勞塞維茲生於 18 世紀未,當時歐洲社會正經歷啟蒙時代,社會政治思想由以往的君權神授、貴族政治逐漸變成現代化的政府模式:如果過去的貴族政治是以君王的個人喜惡優劣為基礎,現代化政治就是理性政治,強調的是利益的計算。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的深層意義,就是戰爭是利益的計算。如果發動戰爭獲勝後的利益,大於戰爭中人命資源的損失,加上以理性評估有足夠的勝算,戰爭就很有可能發生,反之亦然。
以現代的戰爭為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歐洲列強所爭奪的就是殖民地的資源和利益,同樣道理亦可解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對中國及東南亞各國的侵略;微觀上韓戰、越戰都是在爭奪國家統一後的政治利益和國際地位,宏觀上則是共產主義和自由主義在全球的一場角力;兩次波斯灣戰爭對於國際石油市場的利益再分配更是不言而喻。
因此,要評論中美雙方會否開戰,必須要了解雙方在戰爭中的投入、兩者以理性自我評估的勝算、以及戰後可得到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