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肺病人痊癒了,但醫生都不知如何治好

A+A-
圖片來源: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經過 7 個月的抗疫戰,面對武漢肺炎的美國前線醫生們,總算開始摸索出一些治療方法。但他們治好病人,卻不了解是怎樣治好的。在這場充滿著未知的疫情中,這批專家失去了最基本的醫學工具 —— 以助決策的可靠證據。醫學界認為,欠缺對潛在療法的臨床實驗,非但令醫者繼續盲摸摸,亦無助於長期抗疫。

Jeff Seidel 確診感染武肺後,整個 4 月都與病魔戰鬥。從社區醫院和診所,到威斯康辛大學醫院,醫生們都用盡方法搶救,包括呼吸機、抗生素、抗瘧藥、血液稀釋劑及血漿輸血。曾在深切治療部留醫的 Seidel 最後死裡逃生,可是參與治療的醫生之中,沒有人搞懂是甚麼讓他活了下來。其妻 Marylu 直言:「我們不知道,就連他們(醫生)也不知道。」

疫症爆發至今,只有少數基本療法獲得證據支持,更多則是從現時病人所接受的療法中,得到有效或無效等資訊。而醫院的治療方案各有不同,很多基本上都只靠提示和直覺。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 Kevin Schulman 直言:「我不認為在爆發初期,人們意識到立即建立嚴格臨床研究,對治療有多重要。我們太著重於疫苗,期望它們能成功,卻太少關注藥物測試和其他療法。」

醫院針對武肺患者的治療方案各有不同,當中很多均欠缺確實的醫學證據支持。 圖片來源:路透社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正準備展開大型隨機測試,以試驗不同劑量的血液稀釋劑。逾 6 萬病人已獲給予康復者的血漿,但其有效的證據仍僅屬暗示性(suggestive)。國立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總監 Anthony Fauci 承認:「可惜,現時我們沒有想要的數據。」

堅實的醫學證據,取決於臨床試驗。在人體實驗當中,患者會在自己和醫生皆不知情下,接受真正的藥物或安慰劑作測試。即使有理論和研究作後盾,藥物也可能敗給複雜的人類生物學,所以這類人體實驗極為重要。在證據不全的情況下把療法用於行醫,不但對美國醫學界有害,更在疫情之下成為了醫生間的鴻溝。

阿拉巴馬大學傳染病學專家 Jeanne Marrazzo 曾監督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的檢測,她認為,醫生因為療法欠缺有力證據而感到的焦慮,未獲大眾重視。「我想起臨床研究團隊招人參加測試時的經歷,當時我以為我的護士們全都會犧牲,當中有一人感染了武肺。」尤其初時要花很長時間才得到武肺檢測結果,要用上一整天才找到一名合資格的病人。「試想像,每天都要這樣做,多位病人,部分將要插管,卻誰也沒有家人陪伴。」

武肺康復者的血漿能否治療其他病人,FDA 認為現階段仍有待證實。 圖片來源:路透社

但醫生面對著垂死的病人,要如何施行未經證實的療法,每一個決定都能帶來深遠影響。Martin Landray 是英國大型隨機臨牀試驗 RECOVERY 的領袖之一,相關測試證實抗瘧疾藥物羥氯喹(Hydroxychloroquine)無法治療武肺。他認為:「對比起隨意、盲目地給予治療,在沒任何把握之下只能空巴望它成功⋯⋯ 若能隨機分配療法,你可以作出巨大貢獻。」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副教授 Shmuel Shoham,現正率領一項隨機臨床試驗,以觀察血漿能否為高風險人士預防疾病。他認為,以現有的最佳知識作治療,同時嘗試收集數據,兩者並沒有衝突,更像是買雙重保險。「我們去做些貌似合理的事,收集更多數據,再從中學習。這不是找出療法的傳統方式,但現在這種情況 —— 希望人生中只有這麼一次 —— 正迫使我們去做與過往不同的事,並在病人的同意下,承擔起通常不會承擔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