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up.com.hk/wp-content/uploads/2020/10/EjWNxKgVkA.jpg)
1960 年代,英國渥烈治(Oakridge)一個房屋工地,後因發現人骨殘骸而被逼停工。他們在挖掘污水處理坑時,從泥土中發現一個頭顱骨。不過當時並沒有任何分析和深究。一直到最近,這個頭顱上的一些印記,竟吸引了生物考古學家的眼球。
生物考古學家根據頭骨上的線索,推敲此為盎格魯-撒克遜(Anglo-Saxon)人因為通姦(adultery)而遭受懲罰,這也是歷史上的首次發現。
自意外出土以來,頭骨從來未被清潔,因此未能了解其保存程度。根據倫敦大學學院(UCL)的學者們分析所得,頭骨從外觀上看來尚算完整,當然有部分表面因泥土、水分以及周遭環境而留下刮痕及水痕。
生物考古學家透過牙齒去判斷頭顱的年紀。首先,其左邊上顎第一隻臼齒依然完整,只有少量損耗痕跡(dental wear),而上顎骨最裡面的第三隻臼齒(即俗稱的智慧齒)亦已成形。除此之外,頭顱上的骨縫也沒有完全閉合。根據以上特徵,事主死時應約 15 至 18 歲。
那麼,性別呢?從頭顱的外觀看來,各項特徵都指向女性。不過,鑑於骸骨主人依然年輕,性徵有機會未完全發展,因而未能排除其為年輕男子的可能性。最後,考古團隊以 DNA 證實為女性。由於牙齒的保存相當完好,團隊於其琺瑯質上做了鍶(Strontium,87Sr/86Sr)及氧氣(18O/16O)的同位素分析,又從牙本質骨膠原(dentine collagen)抽取氮及碳做另外的同位素分析,結果發現這名女子並非本地人。同時,以放射碳的鑑定得知,她來自公元 776 到 899 年期間。
從頭顱上看來,這名女子的鼻子及嘴唇都曾被利器所切割。其鼻子(接近人中的位置)有被刀切割及劃過的痕跡,而從骨頭的修復情況所見,當中並沒有任何癒合跡象。換句話說,在此事發生後的一段短時間內,事主便已離世。人的鼻子內有兩組靜脈叢,一前一後,前者(Kiesselbach’s plexus)是導致我們流鼻血的原因,透過施加壓力即可制止;而後者(Woodruff’s plexus)出血則會令血液湧進喉嚨。當時的醫術未必能夠處理此情況,使事主有機會因為嗆到自己的血而死。不過,由於下半身的骸骨從缺,因而未能知道其確切死因。除此之外,女子的嘴巴位置亦有切割痕跡,團隊更在其頭頂發現她曾被人以粗暴的方式移除頭髮,甚或是剝頭皮!
盎格魯-撒克遜的確有殘害身體部位以作懲罰的記載,例如切除雙手為奴隸強姦奴隸的懲罰;剃頭及切除尾指則是奴隸盜竊的懲罰。而切除眼睛、鼻、耳、上唇及頭皮,均意味著事主犯上比「盜竊」更嚴重的罪行,切除鼻子及耳朵就曾經用在通姦的女性身上。
的確,在不同文化中,切除鼻子及毀容對人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羞辱。而關於這名女孩的故事,我們只能了解其中一角,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以找回餘下的部分。
參考資料
- Ackerman, N. 2020, October 01. Anglo-Saxon girl’s skull with nose and lips cut off is ‘earliest physical evidence of brutal punishment for female adultery.’ Evening Standard.
- Cole, G. et al. 2020. Summary justice or the King’s will? The first case of formal facial mutilation from Anglo-Saxon England. Antiquity 2020, 94 (377): 1263-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