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哪有甚麼「真小人」?

A+A-
古羅馬皇帝奧理略所著「沉思錄」,是西方哲學反思人性的經典。

對於本屆美國總統大選,許多評論名家都以「真小人對偽君子」來概括,實在是令人嘆息。

這種簡單粗暴的小人、君子二分法,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致命傷,因為人性遠不止君子小人之分別。

君子的標準,過於理想化而變得不切實際,甚麼樣的人才有資格稱為君子呢?首先女性已經被排除在外;然後沒有足夠學歷的人,又差一點;如果身家很豐厚,似乎也不足以培養君子之風,最好要有一點安貧樂道的「高風亮節」;當然感情上也最好是木訥一點,否則一個不小心有失莊重;這樣七刪八減,誰還有資格當這個君子?

可是,即使成不了君子,也不等於墮落為小人,頂多是有缺陷的普通人而已。

「有缺陷」這件事,可以說是中國文化裡知之最少的一部分,也就是所謂「人性」。但西方文化的根基之一,就是對於人性的反思,尤其是明了於人性的幽暗、醜陋、頑劣之處,幾乎人人不能避免的道理。這種哲學傳統從古羅馬皇帝奧理略(Marcus Aurelius)起,一直沒有中斷。

人性的弱點,當然遠不止儒家所謂的「食色性也」。然而中國的皇權文化,只知推崇理想的「仁義禮智」人格,但是如何面對人性的幽暗和弱點,幾乎不提,而但凡表現得不那麼高尚的,就一概斥為「小人」—— 那麼但凡做不到「三貞九烈」的女人,又是不是等於蕩婦呢?

小人和凡人,畢竟是有很大分別的。小人是一個道德批判的標籤,凡人即使有很多缺點,但只要有基本的道德原則,並不能算作小人。根據儒家定義的「小人」,有很多並不符合我們現代價值觀對於人性的理解,譬如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社會公義和個人利益可以是互相配合的,能夠保障最多個人利益的,就形成一種公義,不能妄求個人為大局犧牲。正如去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兩百多萬市民遊行,總不見得個個都是君子,但是如果把這兩者對立起來,反而是兩頭不到岸。

又譬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用這句話來衡量今日社交媒體的「部落化」或「同溫層」現象,簡直可以說全世界都是「小人」,完全沒有君子可言。

由於這種君子和小人的二分法,因此順理成章又有了「偽君子」和「真小人」之對立,但英文的 hypocrisy(偽善),批判的反而是裝君子的那一端,對於「小人」或者說道德有瑕疵的凡人,即使滿身都是缺點,倒是予以寬容甚至諒解。中西文化的一大差別,就在於有無這條「底線」。

就好像西醫的底線是 “first do no harm”,不要唱高調,也不是要求醫生如何道德高尚,醫術高明;做人也一樣,需要的是底線,誠實面對自己,不要虛偽,不要騙人。而不是反過來,向上設一道幾乎無人能企及的標準,底下反而不設限。

所以和偽善相對的,不是甚麼真小人,暴露自己性格的缺陷或者弱點,不是甚麼醜事;能夠真誠面對自己,甚至能夠警醒自己不要為這些弱點所驅使,便已經很了不起。醜的是被人戳穿虛偽的面具;壞的,是虛偽到底還不承認,還要倒打一耙,明明做的是相反的事情,嘴裡偏要說另一套。

說真話,即使說錯了,說誇張了,失言甚至得罪人,都只是普通人的缺點,而不是道德敗壞的小人,林肯總統有花名 Honest Abe,按照中國文化的標準,他算不算君子?美國歷史學家常批評他在南北戰爭中的決策,顯然是個非常精於算計的政客,但是我可以肯定,風趣幽默(油嘴滑舌),誨人不倦要大家努力賺錢的富蘭克林,肯定不能算。

美國總統大選這場對決,並不是在「偽君子」和「真小人」之間二選一,當然也不是甚麼 lesser evil,而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的選擇。價值觀之爭,就是良知、常識等做人的底線問題。難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極權統治和自由社會之間,也只不過是選一個 lesser evil 而已?

那些口口聲聲視 Trump 是「真小人」的人,來去就是看不慣他的私生活,而選擇無視他當仁不讓,放著億萬身家不去嘆世界,不取分文,抛身出來為信仰和價值觀而戰的「情操」——按中國文化的標準,諸葛亮這種為蜀漢王朝「鞠躬盡瘁」已經有資格封聖了,為何這位真正「為人民服務」的美國富豪總統,倒成小人了?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