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怪獸之王的誕生

A+A-
1954 年「哥斯拉」電影劇照。

1954 年 11 月 3 日,「哥斯拉」在日本上映,這天也順理成章被追封為其生日,稱作「哥斯拉之日」。這隻日本的怪獸之王年屆 66 歲,如果牠當年有加入國民年金計劃,今天已經夠資格領取老人津貼。

當然,如果要計較哥斯拉的出生時日,恐怕要比 1954 年早很多。初代電影中的哥斯拉,不過是被核試驚醒,而在某個虛構的南方小島上,牠早已經是流傳百年的神獸。不過東寶沒有執著於設定的連貫性,尤其 6、70 年代的系列一部比一部隨便,哥斯拉的設定在每部電影中都在變化。加上隨著時代流轉,文化意涵也一直疊加上去,怪獸之王成為了一個歷時性的符號,用巨大的身體象徵了不同時代、不同製作者對於災難與解體的理解。

日本文化學者 Susan Napier 認為,1954 年的哥斯拉是戰後日本的「文化治療(Cultural Therapy)」。從核爆中蘇醒的巨大蜥蜴,象徵了原子彈的破壞力,在南東京踩壞了一堆建築,召喚了廣島長畸的戰後末日原風景。美軍在劇中連頭都沒露半個,打倒怪物的反而是一名參加過二戰的科學家,他手持舊皇軍的生化武器,神風突擊地與輻射怪物同歸於盡。於是在現實中被炸的平民,透過映像中「日本人打倒怪獸」的劇情,在文化上克服精神創傷。

這個邏輯或者在 1954 年的初版講得通,但沒有在往後的每一套電影中堅持下來。哥斯拉開始挑戰不同的怪獸、開始增加不同的能力、也擁有了兒子,唯一的共通點恐怕只有每次都被破壞的東京,還有那座鐵塔。文學學者巽孝之認為,這些倒下又生的大廈象徵了經濟起飛的日本風景,都市再開發如被哥斯拉踩爛般高速替換舊有的街道。破壞與解體再不可怕,不再象徵末日或終結,因為「再生」是一個承諾,於是曾經恐怖的哥斯拉也變成好玩的怪物。

「真・哥斯拉」電影劇照。

在 2016 年版的「真・哥斯拉」中,這隻怪獸之王從何而來變得毫不重要,恐怖不再來自外部,而是內部 —— 無能的政府和當權的廢老比怪物更具破壞力。哥斯拉不再回到東京灣,而是立於市中心,靜止在爆發性的瞬間,提醒觀眾國內的危機並沒有隨電影的完結而消失 —— 你看看福島。

因為疫情的影響,日本的戲院缺乏新片上映,「真・哥斯拉」被趕上架來填補空位,結果在 5 月的時候,還進了一次週末票房十大。如果庵野秀明繼續拍下去,哥斯拉或者不用再執著巨大的身體,肉眼看不見的蔓延與崩潰,比倒塌的大廈更加可怕。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