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漁網及探測器,助漁業可持續發展

A+A-
調查指出,全球超過 3 分 1 漁獲為過度捕獲。

逢年過節,飯桌上少不了海鮮,但大快朵頤的背後,卻是商業捕魚造成的海洋危機。

拖網漁船的捕魚速度,遠快於魚量的回復,海豚和海龜更被困於龐大的魚網中。一項調查指出,2017 年全球超過 3 分 1 漁獲被列為過度捕獲,以發展中國家最為嚴重。歐盟希望透過投資創新科技,如智能漁網和掃描技術,藉以解決問題。

歐盟現正資助 SmartFish H2020 這個計劃,主導的挪威公司 SINTEF Ocean,與捕魚公司、科技供應商及大學合作設計儀器,以減少漁業對海洋生態的影響。新型拖網 SmartGear 是其中一項正在測試的創新科技,它透過發出聲響,以及使用不同顏色和強度的 LED 燈,吸引目標品種到拖網,並鼓勵其他魚類游開。

SINTEF Ocean 高級研究專家 Rachel Tiller 表示:「我們希望讓漁民的生活更輕鬆。但問題是,我們沒有數據。我們不知海裡有多少魚。」為彌補這方面的不足,SINTEF 嘗試利用激光來掃描被拖上船的魚。

這項試驗中的技術名為 CatchScanner,它會掃描魚隻所產生的 3D 彩色圖像,經由人工智能分析,能估計重量及辨識品種。還可自動在數據庫中收集漁獲資料,提供給歐洲國際邊界管理署等相關部門,以解決漁船捕魚量遠超歐盟配額允許範圍,以及魚獲的尺寸和種類出錯等問題。

隨著市場對於海鮮的需求以及海洋生態承受的壓力同時增加,2014 至 2020 年的歐洲海洋及漁業基金,已向 SmartFish 等同類計劃撥款 64 億歐元(約 608 億港元),以實現漁業現代化、監察捕魚配額、收集商業捕魚的數據,以及創造可持續就業機會。

歐盟執委會海事暨漁業總署發言人 Vivian Loonela 解釋:「我們的意念,是令供應鏈完全電子化。」她認為,SmartFish 這類科技能有所幫助。「我們需要智能科技,並利用 AI 和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來挖掘潛能。」

雖然歐盟不能強迫成員國採用 SmartFish 這種創新科技,其成功與否亦要取決於市場需求,但 Tiller 指,歐洲許多捕漁公司都有興趣。她認為:「要把當中部分技術應用到漁船上,可能會花費不菲。所以對於有意採用的漁民來說,他們要先看到好處。」

漁夫 Aitor Larrañaga 將以名下公司 Larrasmendi Bi,於西班牙沿海試用 SmartGear 智能漁網。他對這些智能科技充滿熱情,並相信漁業需要創新,方能向可持續發展推進。「世界正在進步,我們不能繼續以 200 年前的方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