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寧格勒:未開始已結束的俄羅斯香港

A+A-

在俄羅斯最西端的城市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有一棟離奇的「蘇維埃宮」(House of Soviets)。它原應是二戰時蘇聯成功佔據德國領土的象徵式建築物,然而最終象徵的,卻是蘇維埃系統的缺陷。其建築及結構差劣,長久以來無法使用,只得淪於荒廢。42 年後的今天,地方州長終宣佈預定今年春天將之拆除,然後重建一個「換湯不換藥」的新宮

加里寧格勒過去是德國領土,稱為柯尼斯堡(Königsberg),曾是東普魯士省(East Prussia)的首府。二戰期間蘇聯從納粹手中奪得該地,大約 80% 的建築物變成廢墟。1960 年代,蘇聯當局為進一步洗走德國遺跡,炸毀了哥特式城堡殘存的部分。

70 年代,蘇維埃宮開始施工,其正面有一對突出如「眼睛」的陽台,當地人因而稱之為「機械人頭」。建築內有巨大的辦公空間,原本計劃由當時指導經濟的共產黨官員使用。但由於結構上有缺陷,只能任由大樓荒廢,雨水滲入令浸滿水的混凝土膨脹,大塊碎片掉落。有一段時間,街市販商更會將貨物存放在廢棄的房間裡。

蘇聯的新副本

即使是後蘇聯時期,地方政府也不願拆卸空樓,因為一旦拆卸,變相就承認了蘇聯在取代德國文化遺產方面有缺陷。直至去年 11 月,州長 Anton A. Alikhanov 終宣佈拆除建築物,並承諾建回外貌相似的「蘇維埃新宮」,區別在於新宮內的設備,以及未來可以真正使用大樓。他形容,舊宮是征服德國的蘇聯符號,而在新時代之下,「應該有新的俄羅斯和新的符號」。

波羅的海聯邦大學(Baltic Federal University)哲學教授 Vadim Chaly 認為,面對蘇維埃宮這個積存幾十年的問題,這個解決方案實是昭然若揭。Chaly 形容:「他們現在想把它拆下來,再複製一個副本。這正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各種意義上,他們想複製一個蘇聯出來,只作些許變更。」

無緣的俄羅斯香港

被遺棄的蘇維埃宮,曾經牽繫著加里寧格勒的未來。加里寧格勒是位於波蘭和立陶宛之間的俄羅斯領土,在後蘇聯時期,俄羅斯聯邦首任總統葉利欽就提出「俄羅斯香港」,希望當地能成為向歐洲開放的銀行及投資中心。

在此期間,當局曾考慮拆除蘇維埃宮及重建柯尼斯堡城堡(Royal Königsberg Castle),以表示擁抱德國的過去及歐洲的未來,並以此吸引遊客。普京上任初期也表認同,但計劃最終不僅未有實現,當地更進一步成為軍事堡壘。就在俄羅斯因烏克蘭危機與西方交惡後,波蘭即因應加里寧格勒的安全威脅,取消了當地居民的免簽證通行待遇。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Robert O’Brien)更稱加里寧格勒為「刺入歐洲心臟的匕首」。

莫斯科於加里寧格勒部署了伊斯坎德爾導彈(Iskanders),而當地與白羅斯之間長 64 英里的蘇瓦烏基走廊(Suwalki Gap),則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從西歐到波羅的海國家唯一的陸上路線。加里寧格勒建築師聯盟主席 Pyotr Chernenko 坦言:「我們要不就是軍事前沿、火箭基地,要不就是(貿易上)歐盟通往俄羅斯的門戶。兩者不能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