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 Fung:升幅勁過比特幣的碳權期貨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人性總是貪婪,每當新主題出現,浮躁的資本總是爭先恐後地湧入,ESG 主導資本市場的年代,不少聰明錢已悄悄流入碳權市場,近月更把歐盟碳價推至歷史新高,背後沒有高深的科學理論,一切只屬供求關係,也「粉碎」ESG 投資只能看長線的迷思,逐步成為 ESG 資金最火熱的資產「之一」,而當貪婪有利於氣候,未必是一件壞事。

歐盟碳價近日不斷破頂,截至 12 月 1 日,每噸碳權價格已升至歷史新高 75.26 歐元,單月大升 31%,走勢凌厲,成為 2021 年世界上表現最好的商品,年初至今的升勢甚至跑贏比特幣。而自 2020 年 3 月的低點以來,價格已上漲近 5 倍,令污染成本飆升。

由於歐洲承諾到 2030 年將碳污染與 1990 年的水平相比至少減少 55%,屆時更多的工業部門將不得不購買碳排放許可證。而歐盟的碳權,現佔所有歐盟國家約 40% 的排放量,參與者包括主要電力公司、工業能源、高碳行業(鋼鐵、水泥、煉油廠、造紙和紙漿、化學品等)及主要航空公司,這些行業面對更高的價格時,不得不正視減排問題。

碳抵銷是個有趣的概念,一直被外界質疑成效存疑,直至今屆各國終於在「巴黎協定」第 6 條條文達成共識,解決雙重計算(double counting)問題,變相就是供應減少。根據最新的協議,出售減排信用額度的國家將擁有決定權,會把減排信用額度出售給其他國家,還是計入該國自己的氣候目標之中。如將其出售,賣方國家將在其國家統計中增加一個排放單位,買方國家則扣除一個,以確保國家之間的減排量只計算一次。

資本齊齊押注歐盟碳權買賣機制的邏輯,主要由幾個因素推動。

首先是需求增加,COP26 期間,歐盟加強各國對 NDC(國家自主貢獻)的承諾,當中不少國家也側重製造行業,反映出他們認真看待如何在生產過程中減碳,就算短期內未有實質方案,起碼也要第三方買入碳權做碳抵銷,從而推高碳權需求。

盲搶碳權背後,第二個原因是總供應量會因政策而減少。由於歐盟會定下地區總排放量,按時遞降,2020 年起已由每年線性減少 1.7% 變成 2.2%。故此,上述受影響的行業礙於擔心政策進一步收緊,造成碳權供應短缺恐慌,只能通過購買碳權對沖未來風險,也令價格因而上漲。

第三個因素就是製造業大國德國的新內閣出口術擬為碳價「補底」,或會定下 60 歐元地板價,未來或會引起更多國家仿效。而事實上,國際能源署(IEA)早些時候曾評估,歐盟的碳價格至少在 40 至 85 歐元之間,也預計美國、中國、印度等的碳價區間,會較歐盟略低;國際貨幣組織亦預計碳權價格要升至 75 美元以上(不限於歐洲)。(值得留意的是,碳價除了有「地板價」,也有「天花板價」,詳情下回分解。)

不過與石油和金屬等大宗商品相比,碳仍然是一個相對較小的市場,去年歐洲約有 2,100 億歐元的排放配額成交,市場有待進一步發展,而歐洲證券和市場管理局(ESMA)早前發表報告,也歸納碳價大升是受經濟和政治因素,未來市場規模潛力龐大。

文章開首,提到歐盟碳權只是最火熱的資產「之一」,原因是把彩蛋留至最後,因為相比歐盟和美國加洲的碳權,升勢更誇張的是「自然為本解決方案碳抵銷」期貨,雖然在 COP26 的談判有分歧,但至少落實要在 2030 年停止砍伐森林,帶動這隻和「氣候、社區和生物多樣性」(CCB)掛勾的期貨,於過去兩個月暴升超過 5 成,隨時成為下隻 ESG 資本的恩物,但暫時成交疏落,有待進一步觀察。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佬。從事過公共政策、科網、金融、媒體相關工作,近年轉型專注於 ESG 領域,成為全球首批特許 ESG 分析員,不時也文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