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蒨:龐貝與性別的反思

A+A-
被稱為「相擁兩少女」的兩具遺骸。 圖片來源:Antinous the Gay God/Twitter

還記得 2017 年 4 月左右,一則有關龐貝(Pompeii)的研究報告先後發表於英國報章 TelegraphDaily Mail 上,及後不斷被其他媒體轉載,甚至翻譯成其他語言。報告帶出了一個「驚奇大發現」:一直被認為是「相擁兩少女」(two maidens)的遺體,原來在染色體分析上與現代男性一模一樣!但,能否就此斷定他們真的是「男性」(men),甚至「同性戀」呢?

龐貝末日發生於公元 79 年,當時,位於意大利南部的維蘇威(Vesuvio)火山爆發,龐貝城部分民眾被火山灰包裹,並在火山灰冷卻後形成了一個「模」。這個石化火山灰造成的「模」,能夠把骸骨及所有軟組織妥善保存(同時亦代表,此「模」已經與屍骸合為一體,決不能考慮把模打爛,把裡面的屍骸抽出等做法)。其中兩具被「石化」的遺體,從出土開始就被認為是兩位女性,亦因為遺體的姿勢像在相擁,於是被媒體稱為「相擁少女」。不過,經 DNA 測試後,這兩具介乎 18 至 20 歲的遺體都被證實持有現代男性的 DNA 特質,以及沒有直接的親屬或血緣關係。單憑這些發現,外國媒體已爭先以 Gay lovers 命名兩位,或於標題引用相關假設;有些華語媒體甚至直接刪掉引號,去除其推論的意思。

此做法引發了不同專業人士於網上討論,除了評論這兩份報章一貫以來的操守外,也讓專業圈內的科學家與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公眾、媒體及科研人士的交流一直少之又少,使三者隔著互不理解的鴻溝。因此,下文首先會理解公眾與科學學術交流的典故;然後以龐貝的「相擁兩少女」為例,分析近代因公眾及科學缺乏交流衍生的後果;最後以討論交流之重要性,展望科學與公眾的將來。

關於性別解讀,從社會層面出發,往往比生理角度更為複雜。即使在 DNA 測試中發現有現代男性(male)的特徵,亦不代表其於古羅馬時期同樣被此身份(men)所標籤,該時期對身份的標籤可以有不同解讀。換句話說,雖然生理上的性別(biological sex)只有男或女,但社會上的性別(gender)並不一定只得兩種。就算一樣被認為是男性,兩人有否相戀也不得而知。而就算是相戀,當時社會對「同性戀」的定義,又是否跟今天一樣呢?社會學家與人類學家都指出,其實人於生理上的性別、社會上的性別及個人伴侶上的選擇,均有不同的字詞去形容,跟我們今天社會大眾的概念並不一致。同樣,現今社會對這三個範疇的定義亦與兩千年前不同,那為何我們要單一地以今天的放大鏡去解釋及演繹這段歷史呢?這是一個很不合時宜的做法。若然如此解讀,就等於將當代文化對現代男性性別定型的概念及對性取向的執著,套用至兩具石化遺體之上;而很多當代用詞跟古時的概念可能大相逕庭。

另外,負責是次報告的研究員表示,兩位的身份及關係可能永遠無法明確斷定。以往,生物考古學(bioarchaeology)及葬儀學(taphonomy)都分別指出,殮葬的姿勢、面朝向及陪葬品都可以告訴我們一些關於死者的資訊,但它們都不能如常應用於此個案之中。因為這不是一般及被妥善安葬的墳墓,而是一個災難現場,科學必須以謹慎求知及求證的態度為主導。由於我們對骸骨的了解很少,對龐貝末日的情況理解亦不深,我們必須承認骸骨分析與葬儀學分析仍有一定限制,亦有很多未知之數。因此,不論任何研究,均不適合輕下定論。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一名香港土生土長的骨頭說故人,馬不停蹄地飛到世界各地尋找及代言骨頭的故事,讓他們成為事情最後及誠實的無聲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