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第一季剛剛過去,我們的團隊成員早前進行了不少面試,大部分的求職者都是從澳洲回港的畢業生,以及希望申請 Winter Internship 的人。然而,每個投行的職位只有一人成功獲聘,十個人面試就必定有九個會失敗。以筆者的聘請經驗,發覺從獵頭推薦到手上的應徵者,所有都已經符合職位要求的資格和經驗,但往往在面試時錯失很多表現自己的機會。那究竟獲取錄的 iBank 人,怎樣比芸芸申請人優勝呢?今次想跟大家分享箇中關鍵,特別是面試前的準備,和面試時要留意的細節。
最容易忽略的一環:銀行的背景和最新動態
收到面試通知後,應該還有幾天時間準備。但應徵者最準備不足的,往往是對該銀行的了解。
要了解該銀行,應花時間細讀銀行的網頁,了解該銀行的業務策略、最近業績表現等等。你亦可以 Google 一下該銀行近期的大動作,因為 Investor Presentation 每年只做一至兩次。而其最新消息,例如銀行被某監管機構制裁、分拆業務、或者某個業務有個別的損失,這些去面試前也應該要知道。
當然,如果你本身的工作跟新僱主有直接關係,例如你在摩根士丹利工作,要去高盛面試,平時如果有業務上跟高盛來往,你便能夠從自身經驗中,了解新公司的業務動態,道出你的見解。
要做最 sharp 的人:找出自己過人之處,展示即時概述能力
自我介紹要精簡,也要符合面試公司的需要。講資歷和經驗時,一定或多或少要跟面試的工作要求相關,讓面試官產生共鳴。
通常上司都希望找一位 sharp 的人,但其實人人也是打工,也做著 Business as usual 的工作,十之八九的應徵者也有相似的背景和經驗。所以,要突出自己,留下印象,你便要講出自己的過人之處,與別不同的地方,過往和現在的項目裡面留下了甚麼,比別人更有成就,這是要重點發揮的地方。
筆者曾經面試問過一條簡單問題:A 公司和 B 公司屬同一行業,C 公司和 D 公司屬另一行業。前一個行業整體平均業績增長 8%,A 公司跟行業標準一樣增長 8%,B 公司就有 10% 盈利;至於後一個行業整體平均業績倒退 2%,C 公司跟行業標準一樣倒退 2%,D 公司卻錄得 3% 的盈利。如果客戶只可以投資一間公司,你會建議他投資哪一間公司呢?
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但撇除其他因素,就提供的資料而言,D 公司就有其可取之處。因為整個行業做好的時候,歌舞昇平,經濟蓬勃,B 公司盈利只是比行內平均高出 2%;但整體萎縮的時候,百業蕭條,人人都要減薪,但 D 公司竟然比行內平均表現優勝 5%,薪金花紅還有提升,反映公司表現、管理層表現、經營能力都冠絕其他三間公司。
金錢的觸覺,就是要理解金錢是相對性的概念,以 Purchasing Power 比較優劣的投資。要知道怎樣物盡其用、將利益最大化,很靠這種對金錢的敏感性,這種投行行內的 Common Sense,得要靠多看案例和文章培養。
除了對金錢的觸覺之外,面試官也會簡介職位的工作、機構架構、部門架構、文化等等。當你回答任何問題時,也不妨簡約概述一次,看似無特別做甚麼,但已經顯示了你真正有聆聽將來上司的話,吸收後能夠清晰概述八九成,更可以極速說出重點,這也是一種能力,讓面試官分辨眼前的人是否夠 sharp。如果你重申他的話時,能夠關聯到你本身的經驗和資歷,便已經足夠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