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荷里活演員一年最多推出兩至三部電影,但尼古拉斯基治(Nicolas Cage)卻異常多產,一年三部已算是最低消費,許多時候甚至是一年五部以上。當然,他近年的電影質素確實為人詬病,更成為怪片之王,去年除了「豬殺令」(Pig)外,還有在日本拍的神怪 cult 片「鬼域的罪迷宮」(Prisoners of the Ghostland),而「屠出殺樂園」(Willy’s Wonderland)更是 B 片中最奇怪的一部,他飾演一個在鬧鬼的機動遊戲餐廳裡、向鬼怪大開殺戒的替工,全片沒說過一句話,這種演繹方向,真不知道是導演要求,還是他的個人想法。
確實,在爛片之中,尼古拉斯基治做出了一種風格。而在爛片中浮沉多年的他,終於來了一部在影評和媒體上有較佳評價的電影 ——「喪盡癲才」(The Unbearable Weight of Massive Talent)。這不禁讓人想起,其實尼古拉斯基治是陪著我們好幾代人成長的。
在筆者年青時,就已經以文青之身,沉迷在尼古拉斯基治飾演的「野性的心」(Wild at Heart,1990),以及到百老匯電影中心看「兩顆絕望的心」(Leaving Las Vegas,1995),然後跟同行文青少女分享藝術片中的導演手法和設計。
只是人逐漸長大,開始進入主流,尼古拉斯基治也一樣,從小眾電影進入講述到魔鬼監獄拯救人質的「石破天驚」(The Rock,1996)和脅持空中監獄的「驚天動地」(Con Air,1997),這都是得助於著名傳奇監製 Jerry Bruckheimer 和音樂大師 Hans Zimmer,讓他成為了荷里活一級賣座電影的主流,到後來跟華人之光吳宇森的「奪面雙雄」(Face/Off,1997),更成為了票房賣座保證的標準。
直到二千年過後,不知道是因為婚離得太多,還是過度揮霍,尼古拉斯基治開始不太穩定,好像不會放過任何演出和拿片酬的機會一樣,演了一大堆奇怪電影,雖然偶爾還是會有些好作品,例如一人分飾著名編劇 Charlie Kaufman 和他弟弟的「何必偏偏玩謝我」(Adaptation.,2002),只是都叫好不叫座。還有他寄予厚望的漫畫改編電影「幽靈車神」(Ghost Rider,2007),不知是否漫畫改編年代走得太早,所以得到了一個慘烈的滑鐵盧。
尼古拉斯基治即使未成為爛片的代名詞,其實也差不多是近義詞或同義詞,亦讓筆者每次聽到其名字都沒了入場慾望。直到幾個月前看到「喪盡癲才」的開拍消息和預告,就有點像千迴百轉後的劫後重逢一樣,雖不肯定是感覺他回來了,還是我們這代人太希望他回來。
「喪盡癲才」故事簡單,尼古拉斯基治就是飾演他自己,一個揮霍無度而破產的男演員,在無選擇之下,接下了西班牙富豪的邀請,出席一個生日派對,這個富豪是他的一等一超級粉絲,除了買下他電影中不少道具外,家中還有他在「奪面雙雄」中持雙槍的蠟像,尼古拉斯基治跟這個超級粉絲相逢恨晚,更開始聊起大家對電影的想法,這時忽然殺入美國 FBI,原來他們懷疑這個富豪是犯罪集團主腦,因而邀請尼古拉斯基治客串間諜,替他們刺探情報。
這樣的情節,聽下去,除了黑色幽默之餘,還有著一祲港產片馟,確實讓人充滿期待。進場後,看到內裡情節的處理,也跟 8、90 年代顛峰時期的港產片不遑多讓,情節「話嚟就嚟」,為了搞笑,放棄邏輯,盡皆狂放,盡是癲狂。
但邏輯真是這麼重要嗎?在好玩的戲劇前,大家可以把理性都放下,重溫一下這個陪著我們香港一代人成長、從顛峰到低谷的演員。尼古拉斯基治徹底演繹了花無百日紅。許多事情來去都應該隨心,有時是人,有時是一個城市的盛世。在「喪盡癲才」中落泊的尼古拉斯基治身上,竟找到一種港人熟悉的港產片氣味,也是一種戲味,真可謂「味失求諸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