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坤菱:重看「一一」—— 如果人生有個按鈕叫重來,你會按嗎?

A+A-
「一一」電影劇照。

最近偶然發現一些專門製作本地 meme 圖的 Instagram,分享了楊德昌電影「一一」(2000)的經典台詞,那一刻突然發覺,自以為影迷才喜歡的楊德昌,原來在香港可以這麼「入屋」。大學時期唸比較文學時看過一遍「一一」,很多電影細節只停留在賞析部分,十年轉眼已逝,人生的閱歷反而成為了看電影的最佳濾鏡,從前看不明白的,如今統統一目了然。

「一一」的開首是一場婚宴,最後於一場葬禮落幕,將人生高低跌宕都壓縮於接近三小時的光影,那些統統都是很難解答的問題 —— 成長、青春、愛情、婚姻、外遇、重遇、遺憾、出生、死亡…… 三個主要角色(NJ、婷婷和洋洋),在婆婆跌倒昏迷的日子,各自走到她的床前告解,碎碎唸間,一個看似無風也無晴的家庭,盡見愛的匱乏、人的疏離。

從前一直覺得這類寫實有甚麼好看呢?要看就照照鏡,望望自己笨拙的人生。但隨著人生經驗漸長,我愈來愈覺得「一一」道破了很多我們一生納悶、卻不再訴說的心事,因為那些事,我們生怕一觸碰便會決堤。正如 NJ 活了大半生,寧願當個循規蹈矩、顧全家庭的人,有甚麼煩擾便往耳朵塞對耳筒,直到他重遇初戀情人阿瑞,輾轉在日本聚首,雙方剖白當年的所思所想。阿瑞熱情急進,他則慢熱內斂,要去到在日本的最後一天晚上,NJ 送阿瑞回房間,她關上房門的一剎那,他才緩緩吐出一句:「其實,我從來沒有愛過另一個人。」

「一一」電影劇照。

結局並沒有團圓,遺下 NJ 喃喃地對太太敏敏吐露心聲,那幾乎是整齣電影最刻骨銘心、而我從前又懵然未覺的台詞:

你不在的時候,我有個機會去過一段年輕時候的日子。本來以為,我再活一次的話,也許會有甚麼不一樣。結果,還是差不多,沒甚麼不同,還是突然覺得,再活一次的話,好像,真的沒那個必要。

我們經常幻想可以擁有一個重來的按鈕,一按下去,回到原點,再選多次,我們生活上所有不美滿的東西都能煙消雲散。但是我們忽略了,我就是我,不會因為擁有推倒重來的魔法,便變成另一個人。那正如 NJ 的覺悟,很有可能,我們都會做一樣的選擇、選一樣的路,即使要被斬頭也不回頭。有時,和一些面對或經歷苦難的人傾談,他們會說,後悔是後悔,但重來可能還是沒分別,大概人生有很多事都是「非如此不可」。

而電影從來也不只刺中了心坎這麼簡單,它提供了一個重新檢視人生的想像力。關於按不按這個重來的按鈕,我也想起日劇「四重奏」,對白如此寫道:「如果有讓人生重來的開關,有兩種人,一個是按下開關的人,一個是不按下開關的人。」我應該是那種不按下開關的人,我堅信落子無悔,而像 NJ 對過去的思考一樣,我希望有些人永遠停在那一刻,才是永恆,才算最好。然後,我禁不住想到侯孝賢的「最好的時光」(2005),他曾經如此述說過關於「最好」:

最好,不是因為最好所以我們眷念不已,而是倒過來,是因為永遠失落了,我們只能用懷念召喚它們,所以才是最好。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記者,酒鬼,影迷。《執屋》導演。午夜夢迴時,放一齣舊戲,撫慰壞心情,折射大時代,也提醒我們,有些影像超越時間。

https://www.mokkw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