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熱更加致命 —— 濕球溫度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印度北方平原受連串熱浪侵襲,其中多達 2,000 萬人死於持續高於攝氏 35 度的濕球溫度(wet-bulb temperature)—— 這種異常的高溫加上濕度,造成難以散熱的環境,是小說 The Ministry for the Future 中的「情節」,如今卻因氣候變化而成為「現實」,甚至會愈發常見。受此致命天氣威脅的,恐怕是我們的子孫一輩。

濕球溫度得名於一種測量方式,以濕布包著溫度計末端的球管,來看水分蒸發可降溫多少,當四周空氣愈濕、愈少水分逃出,濕球讀數就愈高。溫血動物需要保持體溫合理恆常,所以每當天氣太熱,多數會藉不同方式蒸發水分來降溫,像狗會喘氣或豬滾泥漿,人類則通過排汗。但環境濕度會改變當中的效率,所以即使兩個地方的實際溫度一樣也好,悶熱之處會令人更難受。加州理工學院氣候科學家 Tapio Schneider 解釋:

如果濕球溫度高於我們的體溫,這意味著我們無法通過蒸發汗水,把自己冷卻至人類可以忍受的溫度,那基本上即是無法生存。

譬如近來印度錄得濕球溫度 35 度(攝氏,下同),若相對濕度為 50% 或 75%,則實際溫度分別高達 45 度或 39 度,被視為理論上人類所能承受的極限。超過這個溫度,人就無法排汗降溫進而過熱,造成細胞膨脹、蛋白質變形及器官系統衰竭,最終命喪黃泉。當「濕球溫度」高於 35 度,相信就連身體健康、衣著單薄的年輕人,站在風扇之前、樹蔭之下甚至持續喝水也好,亦會在 6 小時內死亡。

這類極端情況縱不常見,但兩年前一項研究發現少數位於南亞、波斯灣及北美西南岸的氣象站,在 1979 至 2017 年偶爾錄得濕球溫度接近或高於 35 度。即使濕球溫度稍低,像印度清奈市在 5 月 1 日錄得 32 度,戶外工作或光是步行也有風險。美國國家氣象局則認為,31 度左右的濕球溫度屬「極度危險」。惟印度及巴基斯坦在 2015 年遭遇兩場熱浪,濕球溫度一度升至 30 度,造成 4,000 人死亡。

現時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高出 1.1 至 1.3 度,前述的研究團隊亦發現,極端濕度及高溫的出現頻率,如今相較 1979 年之時高出兩倍。即使多國信守承諾,減少排放及清除大氣中的碳,全球溫度仍將於本世紀末再以同樣幅度上升。而在那日來臨之前,地球上部分地區可能已不宜人類居住。

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地球科學信息網絡中心的 Cascade Tuholske 相信,現時仍能防止極端「濕熱」在未來造成的災難影響。他指出,2003 年的歐洲熱浪導致逾 7 萬人喪生後,歐盟作出調整,自此再有極端高溫事件也好,亦沒釀成同樣的大規模死亡。「我們確有資源、機會和能力,再讓人們遠離險境。這真的僅取決於,我們是否想要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