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 Fung:ESG 的「牛津定律」會由五眼聯盟譜寫?

A+A-
去年 11 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上,職員正在佈置會場。 圖片來源:Christoph Soeder/picture alliance via Getty Images

有權力的地方自然有政治角力,正在醞釀統一全球 ESG 標準的「國際永續準則委員會」(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ISSB),就觸動地緣政治的角力。ESG 圈近日傳出即將宣佈 ISSB 委員會成員,最終會由五眼聯盟及盟友們奪取超過一半席位,變相令講一套做一套的發展中國家面臨更大壓力,不能再輕視碳中和議題,漂綠了事。

大國之間一直在 ESG 議題上寸土必爭,原因主要是要保障「國家安全」,尤其是一些剝削成性、用污染換取經濟成果的國家,自然不希望未來 ISSB 把 ESG 訂得太緊,以免削弱經濟發展、影響 GDP,繼而削弱競爭力,繼而民心不穩,繼而動搖到政權穩定。

事實上,去年 9 月中國也曾爭取 ISSB 總部落戶北京,但事與願違,11 月 COP26 期間 ISSB 最終決定選址德國法蘭克福,而北美辦事處選址則選擇加拿大蒙特利爾,亞洲和非洲則尚未設有辦事處。如果 ISSB 的委員會席位最終跟傳聞一樣被歐美國家主導,大家又猜測一下亞洲總部會否設在碳排放第一大國?

令人尷尬的是銳意成為國際綠色金融中心的香港,這個中資公司上市熱門地,在 ESG 議題上似乎難以左右逢源,主要是證監會 CEO 歐達禮(Ashley Alder)同時也是 ISSB 的上層架構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的主席,而他去年在 COP 26 上公開承諾支持ISSB,稱香港將從會計準則、上市規則和立法 3 個層面應用 ISSB 設立的標準,目標先在 2022 年底或 23 年初在審計和上市規則上應用。

歐達禮的原意當然好,因為投資者憑藉有關基準,將能夠運用一致和可比較的資料,以了解各公司現正為應對迫在眉睫的氣候變化問題而採取的行動。不過倘若 ISSB 框架的話語權,落在價值觀與中國不一致的西方國家及其盟友手中,屆時在香港上市的中資又該如何自處?會不會又引發退市潮?

一直以來,ESG 最大的問題在於缺乏統一標準,做不到秦始皇幾千年前般統一度量衡,原因當然是 ESG 世界玩的不是獨裁帝制,需要平衡不同國家之間的利益,才可尋求可持續發展上的最大公約數,寫出跟科學掛勾的「牛津定律」。但若然一語成讖,ISSB 的構成向歐美傾斜,真想知道,有了 ISSB 的資本世界,會如何處理一些像自由、人權等社會(S)因素的敏感議題,而 ISSB 最終又會否被漂綠大國抹黑為「道德塔利班」?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佬。從事過公共政策、科網、金融、媒體相關工作,近年轉型專注於 ESG 領域,成為全球首批特許 ESG 分析員,不時也文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