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浩基:編劇的十二堂課 —— #4 旅程沉悶,提早出發是解決之道?

A+A-
電影「真的想嫁你」劇照。

根據著名編劇創作理論書,布萊克.史奈德(Blake Snyder)的「先讓英雄救貓咪:你這輩子唯一需要的電影編劇指南」(Save the Cat!: The Last Book on Screenwriting That You’ll Ever Need)和克里斯多夫.佛格勒(Christopher Vogler)的「作家之路:從英雄的旅程學習說一個好故事」(The Writer’s Journey: Mythic Structure for Writers)中所說,其實都是同一個道理。

任何故事都是在講述,主角在原本活得很好的舒適區中,如何經歷外在事件,展開一段英雄旅程。透過展開這個冒險,進入所謂三幕劇中的第二幕;在這個過程中,主角要跳出最安逸之狀態,不管是外在,還是其處世哲學,都要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這個考驗正是讓他學習成長,性格沒改變,但最起碼把原有性格提升,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如果你相信九型人格的話,角色不應該是人格改變,而是變成該人格的一個升級版。

在脫離那個安逸狀態前,角色要帶著內在缺陷,到第二幕面臨考驗和挑戰時,讓其價值觀在崩潰中重新建立。當然,外在發生的劫難和問題,就是考驗其價值觀的好機會。

聽著我這樣說,也許你會認為這只是某特定類型的冒險或傳記電影,但事實是這種英雄的旅程,套用到任何類型電影都適合,包括浪漫愛情喜劇或文藝片。像茱莉亞.羅拔絲(Julia Roberts)主演的「真的想嫁你」(My Best Friend’s Wedding),要用傳統商業片去分類的話,應該算是浪漫愛情喜劇吧!茱莉亞.羅拔絲一開始是個自滿、成功的事業型女性,活得甚為良好,對愛情也一直處於懶理狀態,直到前度兼好友突然宣佈要跟新相識的女生結婚,其冒險旅程的召喚和契機就開始了。她跟同志朋友說,這時她才驚覺自己最喜歡的原來就是他,於是「先讓英雄救貓咪」中所說的突發事件,就引發了一個大冒險,她決定要透過假裝出席婚禮,從而進行破壞,搶回前度。

套用「先讓英雄救貓咪」的創作理論,每次由挑起突發事件,到主角進入冒險,這個過程絕不能馬上行事,必須有個所謂天人掙扎的過程,不然主角在面對任何邀請他離開自己的舒適區時,都能馬上出發,就會讓觀眾覺得這個人要付出的注碼實在太低,像是隨時準備好要離開其原有生活空間一樣。

因此這個冒險必須經過掙扎才能踏上。而根據許多有經驗的創作者所說,荷里活的標準模式,突發事件應該發生在影片的 12 分鐘,而天人掙扎則大概在 20 至 25 分鐘,之後就得讓主角正式進入冒險。

當然一定有人會跟你爭拗,為甚麼一定是 12 分鐘或 25 分鐘;也有些自我感覺良好的新手(無知則無懼)會說,這個對別人可能有用,但對我這種超脫一般世俗的人來說,不一定要跟隨。你大可這樣想,但當拍出一個悶到觀眾不想入場,或入場片刻後便入睡的電影時,就別寫萬字長文求人買票了,因為生命苦短,肉身難得,何必浪費彼此時間,讓觀眾和你的投資者受同樣的苦。

低估前人經驗的重要性,高估自己的能力,結果不依照這種在經驗中有效的節奏來展開,往往會發現突發事件發生得太遲,第二幕順延到超過半小時才展開;更致命的,就是前段角色描述的原有生活,沒設下甚麼伏線和終點,也沒準備好在冒險旅程中要讓角色解決的內在缺陷,於是變成流水帳般在交代一些瑣碎事,甚至是觀眾根本不需要知道,只是編劇認為畫面好看的事。

結果開展出來讓大家沉悶,那怎麼辦?許多人會想到,不如將第一幕縮短,讓主角盡快開始冒險,於是強行剪接,直接把許多資訊刪掉。但又會發現,把這個英雄的旅程提前出發,甚至早過突發事件,對故事的沉悶度雖可作化療式的震撼治療,卻同時間未能建立好其原來世界,讓觀眾看不清楚這個冒險有何意義。

而且主角的性格和事情都是要演出來的,如果強行剪成蒙太奇,然後嘗試用大量旁白去高速交代,務求認為對白講了,觀眾就得記住,更甚是在片頭連續閃出數版說明字幕或高速動畫,企圖要求觀眾「櫈都未坐定,就得上個雞精補習班」,把自己語理不清的責任推給觀眾。

所以在我的觀影經驗中得知,片頭的說明字幕應盡量少字和簡潔,要是閃上 3 版都還未完,這部電影的節奏大概是出現了一些問題。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亂世閉門讀禁書,看舊片。幸福感覺,來自吃喝與揮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