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宣游:招牌之「氣」—— 香港招牌碑林

A+A-
圖左:1980 年代彌敦道太子段;圖經 AI 修復/圖右:西安碑林。 圖片來源:筆者提供

西安有書法聖地「碑林」,集合了歷代名家書法碑刻;香港也曾擁有一個由密集招牌打造的現代「碑林」,讓普羅大眾也能感受書法之美,實在蔚為奇觀。

過去 10 年,招牌相繼落下帷幕,奇觀早已苟延殘喘,命不久矣。以往不少電影取景於香港,早期為了那種 70 年代前雙語融合的東方美感,後期則追求 80 年代後一種獨一無二 Cyberpunk。當奇觀不復存在,有製作單位斥巨資覓地嘗試重現風光,其他則利用 CG 配合資料蒐集複製場景。不管是哪種方式,往往都不得要領,問題總是出現在招牌字體之上;筆者將之歸咎於兩個主要原因。

香港招牌風景之所以引人入勝,是因為這道風景是由多位書法家的作品拼湊而成,各家爭鳴,百花齊放。現今社會講求快、狠,傳統營商之道早已被視為不合時宜,鮮少有商家仍以「承傳家業」為目標,自然不會為 2 年租約而下重本造招牌。現代招牌主流不外乎電腦字加 LED,更差的則配以帆布燈箱。

1979 年的上海街;圖經 AI 修復及上色。 圖片來源:筆者提供

缺乏現實環境的參考,博物館或片場等想要重現場景更是力不從心,以「價低者得」找來一知半解的製作團隊,偶有找廣告字匠執筆,始終不盡人意。唯因招牌其實具有生命力和情緒,是由不同書法家及商家注入而成,不同個性才能配搭出不同情緒面貌。即使是一個善寫多種書體的資深書法家,也會因自己固有的筆性局限其面貌,很難憑一己之力寫活一個佈景,更遑論一般字匠。

香港博物館一隅,東歪西倒的手寫字,配合慘不忍睹的電腦標楷體,更有黑體出現;反映出製作單位完全缺乏資料蒐集與基本認知。 圖片來源:筆者提供

影視業諸如 Netflix、荷里活,取材往日香港城市景色,多用 CG 特效合成畫面;但即使是外國觀眾,觀看起來也相當「出戲」。因現代美術指導多側重視覺效果,對於資料搜集不求甚解,往往僅 Google、Pinterest 了事,畫虎不成。很多製作單位根本不了解書法,誤以為簡單以電腦書法體就可以矇混過關。首先,因模仿不來手寫字的分佈,字的結構及大小會因應前後字型而配搭,並不是同一數值就能解決,沒有佈局,字則呆板而血氣不通。其次,為了統一字型,電腦字的筆畫粗幼必須劃一,筆觸細節也定要簡化,這種做法方便形成「系統」,卻沒有半點「人氣」。

電影「攻殼機動隊」劇照。

筆者常言道,一個招牌至少包含三道「氣」:書法家的氣、招牌師傅的氣,還有商號本身的氣。一個好的招牌,先取決於書法原稿,上佳書稿遇上好的招牌師傅,能讓招牌成品的觀感比起書稿更勝一籌。招牌的字體、材質、色彩等,往往與商家的個性,甚至五行八字等息息相關,故即使是分店,也絕不會存在感覺一模一樣的招牌。招牌需要定期維護,包括木製招牌的貼金、銅製招牌的拋光,或是霓虹燈管的更替等,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人手,人氣自然日積月累。

香港現存字數最多的水磨石招牌及廣告字,上環有記合臘味家,1930 年代書法家區建公作品。 圖片來源:筆者提供

書法藝術因館閣體(連「字觀民情」一文)自明朝裹足不前,在清代後期有了莫大進展,後至民國時期前輩們配合商業發展,將之運用到招牌廣告包裝之上;從文物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上海、廣州、哈爾濱等城市都有過不同面貌的商業書法,最後結果在香港。可惜,一代招牌碑林迎來風燭殘年,應用書法的發展不進反退,近代招牌更是千篇一律,結合不堪入目的 LED 光污染,實在令人痛心。

經過近 20 年的迷失,在這人工智能崛起的新世代,究竟商業書法,乃至書法藝術何去何從?我們唯有拭目以待。

如欲了解更多有關香港書法藝術的内容,可瀏覽構築香港的書法家 ——「墨跡」。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筆者為英國回流創意媒體人,設計學院客席講師;並希望利用「圓融載物」專欄與讀者游走於美學與設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