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 Fung:銅價不再熱

A+A-
圖片來源:Costfo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氣候變化可以改變很多東西,大宗商品的價格就是其中之一,銅價在 ESG 大行其道的年代一度炒上,不過今年以來卻表現疲弱,背後原因林林總總,只有一點最真實:投資者用腳投票。

銅用途廣泛,包括建築、電子和武器,如在電動車中的使用量大約是傳統汽車的 3 倍,與鋰、碳化矽同是電動車最重要的原材料。不單電動車,銅也是風能和太陽能發電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如當中的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電池板,也會使用大量的‍銅,在全球刮起的 ESG 風潮之下,未來新能源需要用銅的地方,只會愈來愈多。

需求多,兩年前投行高盛也估計,未來 10 年銅供應緊張,銅價需要大幅上漲才能平衡這種緊張的基本面供應情況;不過事與願違,銅價年初至今表現未如理想。

近年資本市場疲弱,反映出對經濟的擔憂,根據「經濟學人」所整理的資料,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銅價自去年 3 月達到每噸 10,700 美元的峰值後,自 1 月以來已下跌約 10%,至每噸 8,300 美元,根據期權倉位分佈,投資者普遍預計銅價也不會很快反彈。

看看需求面,中國是製造業大國,消耗全球銅供應量的 55%,惟縱使中國今年的銅用量比去年增加了 5%,在建築業,也無助銅價;而看看供應面,似乎世界各國影響產能的問題也逐漸紓緩,如印尼洪水、秘魯抗議等。

不過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宏觀經濟環境和投資者風險胃納減少問題,隨著利率上升,投資者更願意持有能產生收益的資產,而不是沒有任何收益的大宗商品。

銅是綠色過渡金屬,市場也一直在發掘替代品去取代昂貴的銅,如一些電動汽車已經使用鋁線,這個大概也是「經濟學人」給出「銅可能不會再次繁榮」的原因了。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佬。從事過公共政策、科網、金融、媒體相關工作,近年轉型專注於 ESG 領域,成為全球首批特許 ESG 分析員,不時也文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