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嘉俊:我們還相信日本食材嗎?

A+A-

還記得好幾年前,有國家出現反日情緒,罷買日貨,卻有餐廳老闆走出店面,向大眾苦苦哀求,請別破壞自家店舖,並告訴市民店名雖然用上日文,環境和食物都做到跟日本餐廳一模一樣,可店內由老闆到廚師,以至食材到裝修物料,其實沒有一樣是來自日本,那管客人一進來,餐廳侍應會說出幾句日文,且跟足習慣,向食客遞上濕紙巾。

當時我就想,為甚麼大家要在本土複製日本餐廳呢?還千方百計要創造一種錯覺,讓你恍如置身日本。要數刺身魚生,中國早早已有,將魚生切成絲,古文是「鱠」。「齊民要術」亦有記載,把米飯與魚生拌在一起,再靜置發酵,就可成「鮓」,即是今天壽司的雛形。大家為何不以中國式魚生專門店為招徠,用一套中式模樣,復興嘗「鮓」文化?反而花大力氣模仿他人,不惜工本製成一家仿日餐廳呢?

箇中原因,相信不用我多作解釋,大家都可說出重點。在飲食界,「日本」幾乎是一個金漆招牌,日本製造差不多代表了質素,大眾對日本餐飲從業員,根深蒂固相信他們是很認真的人。做食器的,有一生一藝專注的職人精神;當侍應的,會有一份尊重自己職業的自重;廚師更不用說,凡事都研究得精細,按部就班。我們閉上眼睛,幻想日本人管理的廚房,總是井井有條,乾淨整潔,老師傅嚴謹賣力,新入行的小廚師在旁邊洗了多年砧板,嘗試參透廚藝意義⋯⋯ 這種想像當然誇張,甚至以偏概全,你可以一句「日本師傅不是全部一樣,我接觸過一些,做事很馬虎」,就全權否定我以上所說的一切。

但否定還否定,世人對他們的觀感卻沒有變。能夠把一整個國家建立出良好形象,絕非易事,是長年累月共同努力創作出來的光環。近 20 年,不斷有日本廚師跑到巴黎學藝,連法國廚師都讚嘆日本人做工精細、刻苦耐勞,憑著他們的精準計算,在甜品界更有青出於藍之勢。在足球界,同樣有日本小將到巴西德國學習,虛心了解人家的戰術和過人之處。

印象是逐點逐點累積回來,當你見過日本人餐廳整潔的環境,遇過買甜品會有秩序排隊的食客,並了解他們會從教育開始著手,再由日劇、電影、漫畫宣揚那種職人精神,便明白故事中老師傅的精準嚴謹,絕不遙遠。沒錯,我們在電視上見過有大企業老闆因用錯原材料而出來道歉,但重點是他們還肯道歉和負擔責任,在今日社會彌足珍貴。

香港人還會相信日本食材嗎?在核廢水宣佈排出的當日,香港的日本餐廳仍然見人龍。大家用行動和消費來投票,選擇了他們支持的價值。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前《飲食男女》執行編輯。字字研究所出版社和書店創辦人。曾編寫《本土情味 —— 香港百年飲食口述歷史》、《香港經典小食》等書籍。不專心飲食者,試圖以歷史、哲學、經濟、政治分析飲食活動,大部分時間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