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展品接連失竊,原因為何?

A+A-
荷蘭上洛恩戰爭博物館(Overloon War Museum)眼見其他博物館發生竊案,遂將貴重納粹展品收起並歸還。  圖片來源:路透社

第二次世界大戰將納粹主義掃入歷史垃圾堆,不少納粹時代的物品則進入博物館,成為紀錄。不過近期荷蘭及丹麥發生多宗納粹展品盜竊事件,引起媒體關注

上月中,奧森德雷赫特戰爭博物館(Oorlogsmuseum Ossendrecht)擁有人 Jan de Jonge 發現,館內價值超過 110 萬美元的納粹展品失竊。月底,奧森德雷赫特和及林堡省貝克(Beek)另一座展出第二次世界大戰藏品的博物館發言人宣稱,兩家博物館過去數月共遭盜竊價值 177 萬美元的納粹展品,包括頭盔、武器、降落傘、制服及其他相關物品。

據報,連串事件已促使荷蘭國家博物館作全面安全審查。同時,當地亦有博物館將最具價值的藏品收起,以防竊案再發生。同樣在北布拉邦省的上洛恩戰爭博物館(Overloon War Museum)博物館,已向荷蘭國家戰爭檔案研究所(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War Documentation)提早交還納粹文獻展品。Frans van Venrooij 是北布拉邦省另一村鎮盧恩贊德(Loon op Zand)戰爭博物館的負責人,該館並未現竊案,但 van Venrooij 亦決定加固博物館入口,又藏起別具價值的展品,如希特拉、希姆萊(Heinrich Himmler)用過的銀器,以及重新安置親衛隊和希特拉青年團的制服。

上洛恩戰爭博物館展出的納粹德軍制服。 圖片來源:路透社

然而,竊匪此後似乎未再「光顧」荷蘭的博物館。「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指本月 3 日晚上,有人從丹麥森訥堡(Sønderborg)的諾許維格德意志博物館(Deutsches Museum Nordschleswig)偷走約 20 件納粹展品。館方在新聞稿指,事件顯然是本地少數人,「針對涉及揭示國家社會主義(National Socialist)過去的物件。他們主要盜去各種制服,對某部分收藏家來說屬於珍品,可能是其闖入博物館的動機。」

柏林自由大學歷史教授 Arnd Bauerkämper 留意到,過去十年來,部分人對納粹時代產物興趣增加。他認為箇中有三大動機:對納粹的國家社會主義有某種迷戀、對納粹議題的疏離感及玩樂心態,以及商業價值考慮。就商業價值而言,紐約「觀察家」(Observer)指,過去幾年,合法的納粹物品拍賣及交易呈增長趨勢。2019 年 1 月,希特拉的地堡電話,便以超過 24 萬美元價格成交。該報認為,不僅合法的納粹物品市場蓬勃發展,有人可能會向博物館下手,偷取有價值的展品。

不過,並非所有近期被盜的展品皆具市場價值,亦有可能是其歷史價值吸引盜賊。據 de Jonge 指,自己博物館被盜的物品中,大部分均稀有且具商業價值,但賊人同時偷去至少一件幾乎不價錢的東西 —— 生鏽、破爛穿洞的德國士兵頭盔。「那個生鏽頭盔不值錢,有的只是情感價值。我們不明白他們為何連這東西也要偷。」

假如參考 Bauerkämper 分析 —— 部分人的迷戀,或能解釋原因。Bauerkämper 補充:「必須思考,是誰創造了對這些東西的需求。其中,既有極右傾向的人,亦有人並非出於政治動機,只是純粹著迷於國家社會主義。當今天的人與過去的事件產生了歷史距離,當下便會出現迷戀往昔及戀物情意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