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Instagram@travelingpost
圖片來源:Instagram@travelingpost

假設你有一筆錢要花,你會用來追新 iPhone,還是去京都或明洞兜一轉?有研究指 78% 的 Y 世代傾向買體驗多過物質,換句話說車樓時裝等家當不再重要,嘗鮮體驗才是王道。

把錢花在體驗上

圖片來源:torontolife.com
圖片來源:torontolife.com

住多倫多化名 Tony 的 80 後這樣介紹自己:「我今年 31 歲,年收 13 萬美金(約 100 萬港元),我和父母同住,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借貸買樓,不過我不會。我寧願花錢旅行、飲靚紅酒、食好餐廳。而且不只有我是這樣想。」Tony 任職藥劑師,工作勤奮,一星期六天工作,每晚只睡約 5 小時,但他不為形役,拒絕當樓奴。他相信生命短暫,應品味生活每一個時刻,並認為「難忘和珍貴的體驗」比物質重要,不應單單為了一個幾百呎的單位而犧牲,「多倫多的房地產市場是水魚專用,不關我事。」

Tony 和死黨三人自稱 Core Four,全都高薪厚職,有金融分析師、有刑事律師、電腦軟件公司老闆,有錢無樓,全都花在和朋友吃喝玩樂,遊歷各國,體驗生活。儘管父母對他的生活態度不以為然,身邊好友都陸續成家立室,但目前他的願望仍然是「一直旅行,即使不是奢侈出行」。雖然孓然一身,但他十分自豪:「我才 31 歲,就完成了我的 bucket list 的 75%,有多少已結婚生子有樓有狗的人可以說這句話?」

他的「生活哲學」在網絡媒體公開後,他一夜成為「多倫多小飛俠」,也有人打趣「畢竟你不能把你的房貸放上 Instagram」,言下之意醉翁意在曬命。

Whit Stillman 的巴黎袋裝生活

看輕物質也非年輕人限定,64 歲的電影「大都市」(Metropolitan)編導 Whit Stillman 同好此道。他 18 年前離開曼哈頓,於異鄉羈旅。他幾年前搬進女友 Marianne Monnier 在巴黎瑪萊區的公寓。家中陳設簡樸,「我很少在家,早晨我總會到咖啡廳寫作」,而最令 Stillman 自豪的竟是家裡很少物件。自從 2002 年與前妻分開,他特意減少自己的家當,少到可以全數塞入一個小小的行李袋綽綽有餘。這個久歷風霜的行李袋僅有的家當,包括兩個獨立電影節獎座和一個長相奇怪的白色花瓶——實際是 2014 年他的首本小說「The Last Days of Disco」所獲的一個文學獎。「有些講究自己工作的人,反而對個人生活不太講究,我就是這種人。我太忙,對我來說要買一條新褲子也很難。」

極簡主義者沼畑直樹房間的今昔對比。圖片來源 :minimalism.jp
極簡主義者沼畑直樹房間的今昔對比。圖片來源 :minimalism.jp

與日本極簡主義主人公沼畑直樹殊途同歸,沼畑先生曾說:「用少了時間在清潔和購物意味我有更多時間和朋友一起。」而 Stillman 則將本來花在物質上的時間投放給工作。

「做」比「擁有」開心?

美國康乃爾大學心理學教授 Thomas Gilovich 研究指:「無論我們多喜愛自己擁有的東西,它們都不是自身的一部分。而理論上,我們是自己經驗的總和。」他的研究指,經驗構成我們的身份,也有助建立人際,他的同僚 Amit Kumar 補充:「你不會喜歡聽人講他擁有甚麼甚麼,但你會喜歡聽他去過的演唱會經歷,就算是差到爆的經歷也可以成為很好的故事。」因此「做」其實比「擁有」更快樂。「人們總相信擁有物件,至少它不會消失,比轉瞬即逝的體驗實際多,事實是你得到物件後很快就會將它拋諸腦後。」

「害怕錯過」的心理

「被分享體驗」也造就了「害怕錯過」的心理。「害怕錯過」(Fear of missing out)即當你錯過了一個派對、一場演唱會,你會覺得自己錯過了千載難逢的體驗。調查發現 69% Y 世代曾經歷這種「害怕錯過」的心情。社交媒體令經驗分享變得容易,當你安坐家中碌著 Facebook、Instagram 發現朋友在新開的人氣文藝咖啡店 high tea 或者正在芬蘭的冰湖上欣賞極光,有「錯過恐懼」的你應該很難坐得住,而這種恐懼正正是花錢體驗的新動力。

不論出於甚麼原因,人們對於「擁有」的想法都改變了,72% Y 世代消費者更表示未來會花更多錢在體驗上,著重體驗的產業如極限運動應運而起;而無法適應市場轉變的下場大概只會說「零售寒冬」,「慘過沙士」之類的說法,最後就如服飾零售品牌 Aéropostale 一樣:申請破產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