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人:旅行公民化廢為寶 膠樽改變非洲小孩生活

A+A-

旅行,樂事。但大家會否分享快樂,帶小禮物給當地人呢?

早前筆者應邀為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舉行「人權旅遊」的講座,講解如何走多一步,關心當地人呢?或者大家未必花得起長時間做義工,但遊歷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只要多花思,原來一個用剩的膠樽,對非洲人都非當重要,可以改變生活。

膠樽︰非洲的高級禮物

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位處東非,孤懸海上,人均國內生產總排在全球倒數第十位,收入比戰亂頻頻的阿富汗更低,9 成人日均收入不足 2 美元。數字上的貧窮,生活不一定苦困。開車走在顛簸的泥路上,偶而停在村落,小朋友都愛走過來,打招呼。來自香港的我,對他們而言,猶如外星人。他們會即場表演唱歌,好奇摸著我的黃皮膚,言語不通,靠手勢和身體語言溝通。

我拿出鉛筆派給小童,他們看見鉛筆,一臉錯愕,失望的表情湧在臉上,我猜他們定說︰「心想為何不是糖果呢?」對識字率只有 65% 的國家,不是每位小孩都能入學讀書,鉛筆也是奢侈。小孩突然拿出一個膠樽,原來他們最期待的是我們平日飲樽裝水剩下來的膠樽。

4.Credit.Erica Chui

非洲搬水體會生活

馬國的郊區有 65% 的村民,沒有清潔自來水,而盛載清水的膠樽是村民的瑰寶。小孩不像我們在學校讀書,而是烈日當空,拿著沉重的水桶,從河流取水。

去到另一個國家,乾燥的埃塞俄比亞村落中,跟馬國相冋,一半人口仍舊沒有潔淨的食水,我們跟小孩走入村落,方知 7、8 歲的小孩就用上水桶,而 4、5 歲的女孩則拿著膠樽。我們幫小孩拿著水桶從河流回家,步行近一小時,沿途教導非洲小孩唱著廣東話歌曲︰「有隻雀仔跌落水…」我們相視而笑,非洲大陸村落,傳來童聲唱著半咸淡的廣東話歌曲。

非洲的市集內,販賣膠樽的攤檔多如肉枱。小小的膠樽,當地視如貨物,養活不少家庭。餐館用膳,侍應提醒留下膠樽,當作貼士。

1.Credit.Erica Chui

穿著「華南中學」上衣的非洲人

除了水樽,非洲另一受歡迎禮物是衣物。

走在非洲城市,不時見到黑人穿著「華南中學」、「河北小學」的校服,比聽到廣東話更詭異嗎?原來他們都穿上大陸的舊衣服,所以不難見到中文校服或中文品牌。街邊衣服檔都賣二手衣服和鞋子,小販在路上清洗舊鞋,再翻新。

埃塞俄比亞路上,遇過小童指著我的上衣,差點替我脫掉衣服,以為治安不靖,原來為著一件舊衣。

我們生活毫不起眼的垃圾,在他鄉成為寶藏。下次到非洲旅行可多帶點舊衣服,分給當地人。

送上物資外,我們還可做甚麼呢?下次,再走到埃塞俄比亞原始部落,談談一張相如何換來一枝槍。

3.Credit.Erica Chui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原人,植根香港的城市研究員,曾任大學講師,研究社區和文化保育。放眼世界,遊歷 45 國,五大洲,本地欣賞社區的樂趣,國外沉迷第三世界的浪漫,最愛國度是伊朗和緬甸,景點有趣,卻不及人的真摰,尋回城市失落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