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瞳行動:阿勒泰的角落(上)

A+A-

好難得,會在酒店房間見到有書賣。

說的是新疆阿勒泰的酒店房間,有出生於新疆的中國作家李娟出版的「阿勒泰的角落」、「冬牧場」和「九篇雪」等出售,得到梁文道和朱天文的推薦。

新疆除了烏魯木齊和喀什,在其西北角落有一個叫阿勒泰的地方。阿勒泰面積有 10 個香港大,但人口只有 70 萬。李娟寫出阿勒泰的嚴寒,還有哈薩克族的生活點滴。

從阿勒泰往北望,翻過一個山就是俄羅斯。人口的一半為哈薩克族,主要以畜牧為生。短暫的夏天是他們最忙碌的季節。牧民會帶同家人,背著帳篷,在山上居住數個月,趕忙「打草」—— 收集和曬乾草,讓牲畜在冬天有糧可吃。阿勒泰在 10 月便開始供暖,意味漫長的冬天開始,氣溫可以低至零下 20 度,直到翌年的 5 月為止。

因此,當地的眼科醫生說,要提升阿勒泰公眾的眼睛健康教育,實在十分困難 —— 夏天找不到牧民,冬天進不了村。

例如護瞳行動要探訪的一個村,離開阿勒泰巿的直線距離只有 10 多公里,但山路蜿蜒,加上是石路,車得開 3 個小時。

阿勒泰的夏天是一年中最忙碌的季節。牧民趕著收割乾草,好留待冬天餵養牲畜。
阿勒泰的夏天是一年中最忙碌的季節。牧民趕著收割乾草,好留待冬天餵養牲畜。

哈柏斯雙眼都因白內障而看不見,已整整一年沒有看到過孫兒的臉孔,平日只能靠觸摸。
哈柏斯雙眼都因白內障而看不見,已整整一年沒有看到過孫兒的臉孔,平日只能靠觸摸。

74 歲的哈柏斯和太太瑪合里帕是哈薩克族人,兩人都患有白內障。跟他們溝通,須通過說哈薩克語的村醫翻譯。二人雙眼都看不見,本來能幫輕家務和照顧孫兒,現在只能推給本已為生計奔波的兒媳。他們三個孫兒,也得幫忙做家務。

瑪合里帕給我們拿來自家製的乳酪和酸奶。但她說,兩老暫時不會做白內障手術,因為做手術要先付 2,000 多人民幣的押金,縱使最後醫療保險會有補貼,但他們拿不出這個數。

更嚴重的是,能在阿勒泰地區獨立做白內障手術的醫生,幾乎沒有一個。

張宏偉是阿勒泰人民醫院的醫生,正參與護瞳行動舉行的為期 3 年的白內障手術醫生培訓。他說︰「眼科手術醫生的培訓週期長,像在阿勒泰這樣偏遠的地方,培訓出來的醫生,最後會離開,因為其他地方的待遇比較好。」

「眼科是待遇低,社會效益高。病人是家人扶進來,自己走出去。能不有成就感嗎﹖」張醫生笑說。

事實上整個新疆地區面臨著眼科醫生不足的問題。為何會有這樣的情況﹖下次再談。

哈薩克族人哈柏斯和瑪合里帕都患有白內障,無法幫忙照顧孫兒和幫忙家務。
哈薩克族人哈柏斯和瑪合里帕都患有白內障,無法幫忙照顧孫兒和幫忙家務。
村醫為 68 歲的瑪合里帕檢查視力。瑪合里帕一隻眼患有白內障。
村醫為 68 歲的瑪合里帕檢查視力。瑪合里帕一隻眼患有白內障。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