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香港:津巴布韋的無現金經濟

A+A-
政治及經濟前景未明,津巴布韋國民最信任的還是把錢留在身上,大多國民囤積外幣,或將之帶到國外,致使津國無現金可用。 圖片來源:路透社
政治及經濟前景未明,津巴布韋國民最信任的還是把錢留在身上,大多國民囤積外幣,或將之帶到國外,致使津國無現金可用。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在禮拜日,信徒奉獻,但不是把捐款投在收集盤上,而是一個個拿出銀行卡刷在讀卡機——捐獻完成。聽起來像在超級市場的交易,卻真實發生在非洲國家津巴布韋的教堂裡。他們刷卡捐獻,主要並不是貪圖方便,而是在津巴布韋幾乎無現金可用

廣印銀紙,銀紙變廢紙,然而大家推著成數十斤重廢紙做買賣,這些景象已不難想像,最差的情況是 100 兆的津巴布韋幣只值 0.35 美元(約 2.7 港元),因此津巴布韋在 2009 年起,放棄自身的貨幣,國民可改用美元或其他外幣交易,至 2015 年中完全廢除津巴布韋幣。

日前津國政府宣布將重新發行名為「債券貨幣」(bond notes)新鈔,聲稱幣值將等同美元同樣面值,初步包括 2 美元及 5 美元面額(分別約為 15.5 港元及 38.8 港元),預計數星期後正式流通,至年底發行總值預計為 7,500 萬美元(約 5.8 億港元),但新鈔票卻令人擔心將重演當年通脹 5 億倍的情況。

津巴布韋在 2009 年起,放棄自身的貨幣,國民可改用美元或其他外幣交易。
津巴布韋在 2009 年起,放棄自身的貨幣,國民可改用美元或其他外幣交易。

政經前景未明 現金還留自己身

津國經濟和政治危機近年惡化。現任總統穆加貝(Robert Mugabe)現年 92 歲,近期健康轉差,亦未有明顯繼任人,其領導的「津巴布韋非洲民族聯盟-愛國陣線」陷入內部權鬥,反對派則經常在首都哈拉雷舉行示威。

經濟方面,津國經濟增速連年放緩,去年只有 1% 的實質 GDP 增長。本年津國才還清自 2001 年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欠下的債務, 穆加貝希望尋求再度借貸,以應對經濟危機,但由於津國政府未有著力進行經濟改革,IMF 不願意再批出貸款,例如津國政府架構臃腫,公務員支出竟佔了 97% 的公共開支,IMF 的遲疑不難理解。

政治及經濟前景未明,國民最信任的還是把錢留在身上,大多國民囤積外幣,或將之帶到國外。銀行限制提款,櫃員機也空空如也,津國失業率長期高企 11 %,但即使有幸獲發工資和擁有存款也不能隨意提取。哈拉雷勞動與經濟發展研究經濟學家 Prosper Chitambara 表示:「當你存入銀行,那就很難在有需要的時候提取出來。」國民要提款,往往得花上數小時,甚至要來回銀行多次。

銀行限制提款,又或根本沒錢可提。 圖片來源:newsday.co.zw
銀行限制提款,又或根本沒錢可提。 圖片來源:newsday.co.zw

勉為其難的無現金經濟

別無選擇下,扣賬卡(Debit card)則在城市中開始流行,除了教會,少不了如超市、夜店、投注站、停車場一切要金錢交易的場所。假如店鋪沒有讀卡機,它們也會以手機轉賬。政府也鼓勵電子交易,據津巴布韋儲備銀行指,在 8 月便有多達 400 萬宗的扣賬卡交易,為 1 月時的 3 倍有多。

而在教會之中,可以刷卡捐獻的彷彿成為身分的象徵,沒有銀行卡的便只能投在收集盤。「這感覺有如棄嬰。」26 歳的 Agrippa Muvhaku 說,「在讀卡機到來之前,我們在教會中全是平等。」現時近 7 成的津國國民還沒有銀行帳戶,扣賬卡只限於個別階層使用。沒有銀行戶口的則使用手機的流動貨幣,日後可在指定的中心兌換成法定貨幣。

但在沒有電力或手機網絡的鄉郊地區,欠缺現金便唯有以物易物,例如以穀物或牲畜交易,甚至設有物品交換率,也就是在以前經濟危機中的求生技巧。不過,現金短缺還是影響日常的經濟活動,例如有菜販現今不能再在路邊擺攤,因路經司機也沒有現金可支付,亦有商家勉為其難收取其他食品,以代現金。

有說減用現金紙幣能撲滅罪案,又或電子交易便利生活,但津巴布韋走向「無現金經濟」,比香港還要先進。只是在無現金的困窘下才勉為其難,有現金而沒通脹,又有誰想做津巴布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