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的衰亡:錯誤的收購與假帳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圖片來源:路透社

製造出日本第一台雪櫃、洗衣機的東芝(Toshiba),142 年來一直是日本先進技術水準的象徵。但這家老牌企業近 18 個月就虧損近 6,000 億日元(約港幣 411 億),是史上最差經營成績。東芝除了向日本政策銀行申請紓困,它還打算出售 NAND 快閃記憶體業務一半以上股權,知情人士指出,東芝甚至不排除全賣。

NAND 快閃記憶體對一般人來說或許很陌生,但這卻是智能手機中如 iPhone、Galaxy 中不可或缺的零組件,它最早的發明者就是東芝。

據調查機構 IHS 數據,東芝在該產品市佔率全球第二,此業務讓它成為蘋果公司的兩大晶片供應商之一,佔東芝營收超過八成,等於是最重要收入來源。如今竟然打算將這隻會下金蛋的雞給宰掉賣了,顯示東芝的虧損狀況已病入膏肓。

東芝行政總裁崗川智 圖片來源:路透社
東芝行政總裁崗川智 圖片來源:路透社

表面上看來,東芝是因錯誤的併購案,被財務數字拖垮。2006 年,它花 54 億美元收購美國核電廠商西屋電氣(Westinghouse Electric),因投資超支,路透社指東芝的核電業務資產將減至 60 億美元,股價從 2016 年底至今下跌 45%,目前市值約 1 兆日元,縮水到比聲寶(Sharp)還低。

但深究問題核心,則會發現東芝空買到一堆技術,卻沒有相對應的管理能力。業界指出,東芝此次收購核電廠,原因之一是著眼西屋電氣在核電廠的專利。據商業專利數據庫(IFI Claims)調查,2016 年東芝專利數目在企業界排名 13,比亞馬遜、通用電氣(GE)還高。

一堆專利在手,照理說應該擁有足夠的彈藥作戰。但事實是,東芝的財務規劃與管理出現高度落差。一般認為,當年東芝在併購西屋的時候,其出價比市場預期高一倍。買貴就算了,十年來虧損竟超過 7,000 億日元,總額比家電部門的損失還要大,幾乎拖垮整個東芝集團。

更糟糕的是,為了不讓股價與財報太過難看,東芝開始掩蓋虧損事實,從 2008 至 2013 年度,東芝虛報利潤超過 2,200 億日元,直到 2015 年醜聞才爆發。當時即在科技界投下一顆震撼彈。業界評論:「有一個撒謊的行政總裁,就有一群撒謊的員工」,直指其公司治理問題。

為了挽救營運,東芝已經先後出售家電與傳感器部門,卻仍然無法止血,眼看著洞愈破愈大,逼得要出售最後一棟家產,令人不勝唏噓,也感嘆是否它將成為下一個 Sharp。只是後者還有台灣的鴻海出手相救,而東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