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年紀才交到益友?

A+A-

人到中年容易唏噓「知心一個也難求」,成年人的友誼到底發生了甚麼變化?不再像小時候那樣單純,是不是就等於友誼貶值了呢?

研究傳理及人際關係的美國學者 William K. Rawlins 如此界定「朋友」:不分古今中外,男女老幼,人類普遍視朋友為「可以傾談、可以依靠,可以欣賞的人。」(Somebody to talk to, someone to depend on, and someone to enjoy.)

友誼有多重要,不言而喻。每個人對友誼的需求,通常遲至青春期才開始萌芽,將自己所依靠的目標從父母轉移至朋友,朋友的影響力逐漸超過父母。這是每個人的人際關係之始,以尋找和自己一致的價值觀為目標,急需彼此的支持和認同。這也是青少年最易受朋輩壓力(peer pressure)的主要原因,青少年的友誼表現出的特點包括佔有慾、嫉妒、依賴,缺乏個人邊界,因而令許多人相信只有少年時的友情是「最真摯的」。

根據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先驅,著名心理學家 Erik Erikson 的定義,自 18 至 25 歲踏入「成年初期」,這是人生第一個重大改變階段:升讀大學或者加入職場,有機會離鄉背井,遇到畢生所愛,甚至結婚。相較於青少年時代的友誼,這個階段開始有「功能性」的需求,包括頻密的社交、人際網絡的形成等。這時期,朋友多是彼此接近(proximity)的人,譬如宿舍的室友、住得近的同事,這種關係可以共同分享資源,互相幫忙,彼此獲益,建立及維持關係的成本都較小。

美國勞工部 2014 年調查指出,20 至 24 歲的人,是所有年齡組別中花最多時間在朋友身上的人,平均每星期會花 10 至 25 小時在社交上,這個階段期間,「社交圈」通常會擴大,朋友之間的佔有慾開始消退,Rawlins 認為這時期結識的朋友,尤其是一起讀大學,最有可能維持到老

從 25 歲起至 50 歲的階段,稱為「成年的中期」,自我已經定型,相較於「接近」(proximity),相似(similarity)變得更重要。隨著年齡增長,會傾向和自己有類似價值觀、生活目標、甚至人格的人交朋友。心理學家 Elizabeth B. Hurlock 在經典論述 Development Psychology: A Life-Span Approach 指出,35 歲是一個關鍵年齡,過了 35 歲,每個人對自己的興趣、志向、理想、需求都已經很清晰,不必再像年輕時那樣在交友過程中摸索自己,變得不再輕易交朋友,或者結交時會更多考慮文化教育背景、經濟等因素。

如果這些理性的考慮顯得更現實、更注重利益,而不像小時候那樣「單純」,無疑是忽略了志同道合的重要及人格的成熟,以為「天真爛漫,兩小無猜」更為高尚。在 Rawlins 的調查中,過了成年中期的人,傾向認為朋友是一種「又何必朝朝暮暮」的關係,可以很長時間不聯繫,但依然陪伴心間。成年中期的友誼會變得更穩固、更有彈性,不再像小時候會因為一時衝動就反臉甚至絕交。

當代的社交媒體擴大了交友圈,但是,美國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的傳理學教授 Glen Sparks 認為社交媒體有損友誼,社交媒體的留言,大多不經大腦,彼此都不再認真交流。由於「朋友」數量過多,反令人容易疏遠甚至絕交,他以議論政治為例,一旦涉及這類有爭議性的話題,如果是面對面交談,會較為顧及對方的反應,而避免口直心快,但網絡交流無法產生對話,大家都是一句起兩句止,如果你一言我一語,接連不斷下去,通常變成爭執。Facebook 不是讓人認真對話,也不是互相聆聽的平台。表情是交談中至為重要的一部分,留言缺乏細膩的表情,是社交網絡經常釀出謾罵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