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預測愚蠢行為,他的投資更勝巴菲特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如果中了 100 萬美元六合彩,你會小心翼翼地存起來,還是大肆揮霍享受一番?「理性的人」定會說要存下來,但把「情緒行為」加入經濟學的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 Richard H. Thaler 卻說:「我會痛快的把它全部花光!」這位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成功地把「愚蠢」,融入經濟學。

今年 72 歲的他,早在研究所時期,就對「人類會做的蠢事」充滿好奇。比方說:為甚麼有人會為了省下 300 美元而自己頂著太陽揮汗除草,但當隔壁鄰居出 600 美元請他幫忙卻斷然拒絕?同樣一個愛馬仕手袋自己捨不得買,但當老公花了家裡的錢作為結婚週年禮物,老婆卻開心接受?

事實上,錢就是錢,它的價值不會因為環境不同而有任何改變,但對於人類來說,不同情境下的錢創造出來的心理感受完全不同。就像去街市買菜,你總會期望老闆多送兩條蔥,即使你隱約知道這兩條蔥的價格已經被默默算進買菜的錢裡,你下次還是會為了這種「賺到」的心理再光顧他。

古典經濟學理論是建立在「人類是理性」的基礎上,排除掉所有可能的情緒因素。但 Thaler 認為,經濟學關心的應該是每一個人,不限於精算師與經濟學家。消費者因為愚蠢而產生的不理性行為,不會因為市場力量而抵銷為零,甚至可以預測。

他提出「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理論,研究「如何花錢最開心」。他發現,一般人為了簡化每一筆財務決策,會在心中區分不同的戶口。通常辛苦得來的收入例如薪金,連一分錢都會計較到底;但對於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例如六合彩,卻是能花的,就盡量花。

Thaler 觀察,人們不自覺會在心中將資金區分成「預先投資」與「實際花費」兩種不同戶口。他曾根據這個理論,建議一家經營不善的滑雪場,在雪季開始之前就推出 6 折前預購優惠,結果大為熱賣,成功擺脫財務危機。因為在滑雪者的心目中,預購是早就發生在「預先投資」的戶口來花費,等到拿著套票上門,在「娛樂戶口」的支出為零,「感覺」滑雪就像免費一樣。

透過這種對人性的預測,Thaler 旗下公司管理的基金 UBVLX,自 2009 年來大漲 512%,擊敗同期標普 500 指數的 277%。若從成立的 1998 年算起,投資回報率超過 8 倍,比股神巴菲特的巴郡(Berkshire Hathaway)成績還亮眼。

「投資者犯下最大的錯誤,往往是過度自信,認為自己比其他人精明。」Thaler 說。其實只要把人類的愚蠢計算進去,就能獲得更好的報酬。他也開始思索,能不能將原本不理性的行為,引導到立意良善的結果?

將情緒納入考量,跳脫古典的「理性經濟人」假設,以人類的「有限理性」(Limited rationality)為前提,讓 Thaler 成為有史以來第三位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獲獎的學者。